ID: 23510428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4.10《我们当地的风俗》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09-29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91163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我们当地的风俗,PPT,19张,课件,4.10
  • cover
(课件网)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风俗就在我身边 抓周,是周岁礼中一项很重要的仪式,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古俗,在民间流传。它是小孩一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它与产儿报喜、三朝洗礼、满月礼、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美好未来的祝福与期待。 风俗就在我身边 十二属相诗 南朝.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xí)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zhēn)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lí)窅(yǎo)悠哉。 风俗就在我身边 祝寿的习俗从唐代开始盛行,是晚辈对长辈祝福寿辰、祝愿长者长寿的一种活动。自古以来,老人的寿辰都有雅称,在我国民间,人们对不同年龄的寿辰称呼是不同的。 50岁称“艾寿”,60岁称“花甲寿”,70岁称为“古稀寿”,80岁、90岁称“耄耋大寿”,100岁称“期颐”。 此外,人们为长寿老人祝寿,还有喜、米、白、茶寿之说。喜寿指77岁, 米寿指88岁,白寿指99岁。茶寿指108岁。 风俗就在我身边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风俗就在我身边 奇妙的节日风俗 奇妙的节日风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叶 戴香包 佩戴五彩丝线 奇妙的节日风俗 初一:包饺子吃硬币、给小辈压岁钱、给长辈拜年 除夕:贴窗花、贴年画、拢旺火、接财神、熬年守岁 二月二:剃龙头、吃豆豆 腊八节:泡腊八蒜、吃腊八粥(面) 祭灶:二十三,糖瓜粘。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初二:回娘家(归宁) 破五:放鞭炮、打扫卫生,辟邪除灾、迎祥纳福 中元节:用新粮等祭供,报告收成。 十月一,也叫寒衣节。 奇妙的节日风俗 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你还知道我们当地的哪些风俗,它寄托了了家乡人怎样的愿望和情感?完成P78《节日的风俗》。 祭敖包:祭的是天地自然和祖先,意在祈福禳灾。现在祭敖包已成为政府推动民间组织、人民大众参与的一种民间民俗文化盛会。每年农历4月13日或7月13日,牧民们便成群结队地前往敖包祭祀。他们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竖立经幡,并将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然后,献哈达,焚香燃灯,诵经念咒,乞求神灵保佑,群众则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三圈,希望迎来牧业丰收年。最后人们相聚野餐,尽兴而归。 奇妙的节日风俗 奇妙的节日风俗 风俗的演变 风俗的演变 小调查 风俗的名称 风俗的主演活动 淘汰或者变革的理由 可能的替代性活动 调查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风俗的演变 2017年2月,广东揭阳市某村村民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爆炸,导致附近几户民宅玻璃震碎,并有一户民宅起火,造成19人死亡,50人不同程度受伤。 2009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中心因焰火表演而引发大火。这场大火一直燃烧了将近6个小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4亿元人民币。其中1名消防员牺牲,8名消防员及30多名群众烧伤。 阅读资料,对于放鞭炮,你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 风俗的演变 重阳诗会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 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 遭此两重阳?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九日登巴台 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 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 浅酌茱萸杯。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