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课题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46-48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矩形和窗户透光最大面积问题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小)值,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经历探究矩形和窗户透光最大面积问题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小)值,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小)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英国在15世纪末兴起了一场持续300余年的圈地运动,当时的封建地主、新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强行用栅栏、围墙、壕沟等将古代农村公社残余下来的牧场、原始森林以及沼泽围圈起来作为牧场,末封建地主想要用1000m的围墙,一侧靠河(河流看作直线),圈一块130 000m2的矩形牧场,同学们觉得他能做到吗?如果做不到,他最多能圈多大面积的牧场?(多媒体呈现) 教师:其实利用二次函数,能够较为方便的求出最大面积,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儿探究下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确定相关图形的最大面积。(板书课题:二次函数的应用 第1课时) 以英国古代圈地运动为背景,创设情境,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出问题和本节课课题。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1】几何图形的面积最值问题 例1 如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其中AB和A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AF=40 m,AE=30 m, (1)如果设矩形的一边AB=x m,那么AD边的长度如何表示? (2)设矩形的面积为y m2,列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写出x的取值范围。(多媒体呈现) (3)当x取何值时,y有最大值 最大值是多少?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学生:(1)由题意,得DC=AB=x m,DC∥AB,, ∴AD=AE-DE=AE-DCtan F=m。 (2)由题意,得y=x(30-x)(0<x<40)。 (3)y=x(30-x)=-x2+30x=-(x-20)2+300, 所以,当x=20时,y最大=300。 教师:如果将矩形ABCD改为如图所示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矩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由勾股定理,得大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50 m,斜边上的高24 m。 设矩形的一边AD = x m,另一边AB = a m,则,得。 所以,矩形的面积为: 。 因此,当x = 25时,。 教师:综上,如果我们要求一个矩形的最大面积,我们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学生:设未知数x表示矩形的一边长———用含未知数x的代数式表示另一边长,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列出面积y与未知数x之间的二次函数表达式———在取值范围内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值。 例2 某建筑物的窗户如图所示,它的上半部是半圆,下半部分是矩形,制造窗框的材料总长(图中所有黑线的长度和)为15 m.当x等于多少时,窗户通过的光线最多 (结果精确到0.01m) 此时,窗户的面积是多少 (结果精确到0.01m2)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学生:∵7x+4y+πx=15, ∴。 ∵0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