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514614
统编版(部编版)2025-2026学年小学三年级(2024)上学期第二单元分类训练题:综合题(附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3412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统编
,
第二
,
综合
,
训练
,
分类
,
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部编版)2025-2026学年小学三年级(2024)上学期第二单元 分类训练题:综合题 古诗文理解 1.《山行》的作者是 代的 。全诗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从诗句“ ———可以看出来。 2.“斜”的意思是“歪斜,不正”,但结合课本插图和生活实际可知,它在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是指山间小路 的样子。 3.诗中主要写了 、 、 、 等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①与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对应的图片是 ②诗句中“擎”的意思是 ,联系生活实际并借助课本插图我知道了“擎雨盖”指的是 。 ③作者抓住“ ———与“ ———,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 ———与“ ———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5.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 ———,在诗中指 (人名)。“ ———说明秋天色彩丰富。 6.体会苏轼写诗赠刘景文的用意,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诗人告诉朋友刘景文,自己只爱这个季节的景色。 ②诗人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不要意志消沉。 7.①补充诗句。 萧萧梧叶 , 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 ②判断。 “寒”既有秋风的寒凉之感,又有漂泊的凄凉之情。 “客情”是指作客他乡时,受到礼遇的友情。 ③读了后两句诗,眼前浮现出的场景是 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8.读句子,理解词语。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1)句中加点词语“明朗”的近义词是 ,再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可以知道,秋雨过后,放晴的天空是蓝蓝的,十分明亮,由此可知“明朗”的意思是 。 (2)下列句子中的“明朗”与所给句子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些作品都具有明朗的风格。 B.那天晚上的月色格外明朗。 C.他对这件事的态度始终不明朗。 9.结合图片,仿照例子写一写,把美丽的景色变成小诗。 蓝天 无边无际的像一汪湛蓝的海水 白云 的 像一群快活的小绵羊 青山重重叠叠的像 又平静又清澈像一面光滑的镜子 10.读句子,完成练习。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①加点词语突出了溪流 的特点。(多选) A.宽窄不一 B.缓急不同 C.长短不一 ②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多选)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③找出句中的两对反义词。 ——— ——— ④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2)“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这句话写出了内洞 和 的特点。 11.综合素养 (1)联系诗歌,展开想象,请将想象到的画面填到相应诗句后面的横线上。 A.想象各种小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丰收的景象 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①在每一片叶子里。 ②在每一朵小花上。 ③在每一滴汗水里。 ④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2)秋天到处是美妙的声音。你还知道秋的声音在哪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 秋的声音, 在 , 在 。 12.品析诗句,完成练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加点字“酥”指的是 的意思,诗中第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 的特点。第二句按照由 到 的顺序观察,写出了早春草色 的特点。 (2)写出两句你课外积累的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的诗句。 13.按要求完成练习。 (1)“行”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行”的读音有 、 ,对照读音分别可以组成的词语是 、 。 (2)“动”可以组成拨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8《匆匆》课件(共16张PPT)(2025-09-18)
2025年统编版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能力素养达标卷(含答案)(2025-09-18)
12《为人民服务》课件(共20张PPT)(2025-09-18)
4藏戏课件(共48张PPT)(2025-09-18)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课件(共33张PPT)(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