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21246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8048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9课,宋代,经济,发展,教学设计
  • cover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标分析 课标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这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诗歌、视频及《清明上河图》了解相关信息;二是“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对七年级学生则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辅助材料帮助理解。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了一个学习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懂得了一些历史规律和学习历史的方法。他们好奇心强烈,对新事物充满了求知欲。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七年级学生对于经济史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循序渐进 四、素养目标 1.通过诗词分析,知道宋代经济在农业的各项表现;通过视频观察,知道宋代手工业的发展;通过《清明上河图》了解宋代商业的发展与繁荣(时空观、家国情怀) 2.通过材料阅读与分析,理解经济重心的南移 3.通过宋代诗词、文物视频及《清明上河图》,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史料为依据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史料实证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史料教学法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清明上河图》3D动态视频,设计问题:通过课前视频观察,了解宋朝经济发展的大致状况。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以视频进行课前预热,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一: 诗词观察 ———宋代农业的发展 教师展示诗歌1,请同学们齐读诗歌,并设计问题 诗歌1: 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迢迢涧水随人急,冉冉岩花扑马香。———北宋·苏轼《歇白塔铺》 设计问题1:.通过此诗,你了解到北宋时期何种农作物的种植情况? 设计问题2: 设计问题2:根据诗歌及地图,宋朝主要的粮食产区在哪里? 教师展示诗歌2,请一位同学朗读诗歌,并设计问题: 诗歌2: 嘉树种木绵,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江东易此种,亦可致富殷。 ———南宋·谢枋得《谢刘纯父惠木绵布》 设计问题1:通过此诗及地图,你知道宋朝棉花种植分布在哪些地区? 设计问题2:南宋后期棉花得到广泛种植是基于哪一手工业的发展? 集体朗读诗歌,体验诗歌。 根据诗歌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占城稻: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能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 举手朗读诗歌,体验诗歌。 根据诗歌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北宋至南宋初,棉花种植仅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②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棉花需求量增大。 “文史结合”———新课改要求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历史教学中引入诗歌作为史料进行分析,既能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过渡 在宋代,除了纺织业的发展,还有哪些手工业取得了突出成就呢?我们通过视频观察来学习宋代手工业的发展 思考 引出第二个环节 环节二: 视频观察 ———宋代手工业的发展 1.造船业 教师播放关于【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的视频,并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1:视频中反映了宋代何种手工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领先之处体现在哪? 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宋代的造船技术在当时居于领先地位。 设计问题2:结合课文及地图,说说除了泉州外,宋代还有哪些地方造船业发达? 设计问题3:宋代出海的商船上,有可能会运载哪些典型的中国商品销往国外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