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25212

4.《昆虫备忘录》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25378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昆虫备忘录,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4 昆虫备忘录 汪曾祺:1920 年出生于江苏高邮 。他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求学时深受沈从文影响,其文风清新自然、平淡质朴,字里行间满是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热爱。在《昆虫备忘录》中,他用轻松诙谐的语言,将蜻蜓、瓢虫等昆虫的特点生动展现,让读者在趣味阅读中了解昆虫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我会认 备忘录 凡是 距离 款款 黑绸 膜翅 瞎忙  益虫 大约 蚂蚱 黑斑 lù fán jù kuǎn chóu mó xiā yì yuē mà bān 先来看看“复眼”这部分有意思的内容吧! 复眼:这个词指的是昆虫的一种特殊视觉器官,由许多小眼面组成,每个小眼面都能独立成像。复眼让昆虫能够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快速感知运动的能力。 有意思的想象 表现了复眼昆虫的机警。 有意思的拟声词 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 有意思的猜测 其他几个部分还有什么你感兴趣的内容呢?请同学们说一说吧! 本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瓢虫(花大姐)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作者首先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瓢虫停落时的优雅姿态,接着介绍了北京人给瓢虫起的昵称———花大姐”,并解释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随后,作者描述了瓢虫的硬翅特点及其颜色和斑点分布,并指出不同种类的瓢虫根据星点数量不同而命名。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的幽默建议,希望它们能改吃蚜虫,成为益虫。 课文解读 学习“花大姐”部分。 在北京方言中为什么会把瓢虫叫成“花大姐?” 因为多数瓢虫外壳的颜色艳丽,而且鞘翅上面有美丽的斑点,形成一种别有情趣的美丽图案,所以被俗称为“花大姐”。 黑绸衬裙:这是一个比喻,将瓢虫的膜翅比作黑绸衬裙,突出了膜翅的柔软和光滑。黑绸衬裙,给人一种精致、优雅的感觉。 还有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把瓢虫的硬翅比作“瓷漆”。 表现了独角仙的莽撞笨拙。 有意思的拟声词 举例说明独角仙力气大。 本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独角仙的外形特点和习性。作者首先描述了独角仙飞入室内并被抓住的情景,接着介绍了独角仙在甲虫中的地位及其外形特征,如体型、颜色和独特的角。最后,作者通过独角仙拉车的例子,展现了它强大的力量,并将其比喻为“昆虫里的霸王”,突出了独角仙在昆虫界的强大和独特。 犀牛一样的角:这是一个比喻,将独角仙头部的角比作犀牛角,突出了角的形状和坚硬。犀牛一样的角,给人一种强壮、威武的感觉。 作者将独角仙比喻为“昆虫里的霸王”,是为了突出独角仙在昆虫界的强大和威武。通过这种比喻,作者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独角仙的外形特征,还表达了对其力量的赞美和敬畏。这种比喻手法不仅使描写更加生动,还增强了读者对独角仙的直观感受,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独角仙的强大和独特。 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品读感悟 别名 类别 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 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描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蚂蚱:尖头绿蚂蚱和“土蚂蚱”。作者首先介绍了河北人对尖头绿蚂蚱的俗称———挂大扁儿”,并表达了对这个名字的喜爱。接着,作者提到尖头蚂蚱因其形态优美、易于描绘而受到国画家的青睐,并列举了齐白石、王雪涛等画家的例子。然后,作者描述了蚂蚱飞起来会发出“咯咯”声,并对其膜翅的颜色进行了赞美。最后,作者介绍了“土蚂蚱”的外形特点及其令人讨厌的习性。 昆虫档案 名称 磕头虫 样子 个头不大,黑色,背上有硬翅 动作 磕头、弹起、翻身、逃走 ——— 模仿课文,完成“磕头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