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0.2 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及其基本事实 A B C D O 1 2 3 4 如图,形成四个角中,∠1和∠3与∠2和∠4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呢? 那∠2与∠3呢? 同学们!如果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的话,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新知识和乐趣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回顾引入 平行线及其画法 如图,双杠上的两条木杠,黑板的上下两边, 把它们看作直线时,都给我们怎样的形象? 平行 新知感悟 1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parallel lines).如图,两条直线AB和CD平行,记作 “AB∥CD”,读作“AB平行于CD”.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表示方法:用“∥”表示平行, 如图,记作“AB∥CD”或 “CD∥AB”, 读作“AB平行于CD”或 “CD平行于AB”. 如图,在长方体中,与棱 AD 平行的棱有哪些?与棱D′C′平行的棱呢?用平行符号把它们表示出来. 例1 与棱AD平行的棱有A′D′,B′C′,BC, 记作AD∥A′D′,AD∥B′C′,AD∥BC. 与棱D′C′平行的棱有DC,AB,A′B′, 记作D′C′∥DC, D′C′∥AB, D′C′∥A′B′. 如图,在长方体中,我们把棱 AD与棱BB′延伸为直线后,它们会相交吗?那它们平行吗? 放飞想象力 小结定义 (1)平行线的定义包含缺一不可的三个条件: ①在同一平面内; ②不相交; ③都是直线. (2)两条线段或射线平行是指这两条线段或射线 所在直线互相平行. 我们如何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其作法可归纳为“一放、二靠、三移、四画”,一放:使三角尺的一边放在已知直线上;二靠:三角尺的一边和直尺紧靠一起;三移:移动三角尺,使放在已知直线上的边恰好经过已知点P;四画:画出直线,如图所示. (1)放齐 (3)移动 (2)靠紧 (4)画线 四步“平移法” 小结画法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步骤: 一放:把三角尺的一边放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放一直尺; 三移:把这个三角尺沿着直尺移动使落在已知直线上的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尺的这条边画直线. 此直线即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如图,过P点作PQ∥AB交BC于Q,作PM∥AC交AB于M. 例2 导引: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 平行线,要按一“放”, 二“靠”,三“移”, 四“画”的步骤进行. 解: 如图.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线段平行 B.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C.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平行 D.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射线平行 C 2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或垂直 B.平行或相交 C.垂直或相交 D.平行、垂直或相交 B 3 如图,经过点P画一条直线使它与l平行. 画法: (1)一放:把三角尺的一边放在_____上; (2)二____:三角尺的另一边紧靠直尺AB; 直线l 靠 (3)三_____:把三角尺沿直尺的边移到三角尺的第一边恰好经过点P的位置; (4)四_____:沿三角尺的这一边画直线l′.l′就是所要作的过点P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 移 画 注意:可借助于方格纸画,方格纸上所有横线互相平行,所有竖线也互相平行,可用“描线法” 来画,同学们看看你同桌画的对吗?如果正确就送个 给他,如果你觉得不对,请帮他找找原因。 快乐“五子棋” 2 平行线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 如图,点P在直线l外,按照图示的方法过点P画直线l的平行线,你能画几条? 小结事实 关于平行线,有如下的基本事实: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 下列说法: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例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