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54060

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教案 阿房宫赋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68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
  • cover
阿房宫赋 教案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骈散兼行,音韵流畅的艺术风格。   2.理解本文详略适宜的写作特点。   3.体会本篇的铺排手法和代古讽今的作用,以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   4.理解并归纳“一、爱、取、族、焉、而、天”等词语的用法。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明确运用想象,夸张等多种手法具体描写阿房宫这一艺术形象,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加强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2.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秦代时,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原来的宫廷狭小,就在谓南营造新宫,面积庞大,隔离天日,到秦之都没有完工。直到项羽带兵攻入咸阳,一把火将它烧毁,据说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不灭。这座庞大的宫殿建筑群现在只剩下夯工和台基,它就是阿房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2·1·c·n·j·y   二、解题   1.文体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一种体裁。《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是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铺的手法。   赋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时注重铺陈和夸张;结尾多发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多个阶段。本文属于文赋。   2.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风雨飘摇。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骄奢遥逸终政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指导学生自读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层:“六五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写了阿房宫的背景。   重点词:   兀:形———动,被砍光。   一:名———动,统一。   学生背诵。   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   写阿房宫的面积。   学生背诵。   3.第三层: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规模气势。   重点词;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   直走咸阳:趋向。   学生背诵。   4.第四层;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   重点词:   钩心斗争:古今异义。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   学生背诵。   5.第五层:长桥卧波……不知西东。   写长桥复道。   重点词:   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之出现龙。   不霁何虹:虹名———动,出现彩虹。   学生背诵。   6.第六层: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   写歌台和舞榭。   重点词:   气候:环境气氛。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阿房宫的兴建背景,面积,规模,楼阁廊檐,宫内的长桥复道,歌台舞榭等方面描写了阿房宫规模的壮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第2段   1.第1层:妃嫔媵嫱……为秦宫人。   写宫人的来历。   重点词:   辇名———历乘车。   学生背诵。   2.第二层:明星荧荧……焚椒兰也。   写宫女众多。   重点词:   绿云:绿即青,不用青,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梳晓鬟也:晓梳鬟也。   学生背诵。  3.第三层:雷霆飞惊……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写宫人的命运。   重点词:   缦之:长久地。   而望幸焉:宠幸。   学生背诵。   4.第四层:燕赵之收藏……亦不其惜。   写宫内奢侈的生活。   重点词:   鼎铛玉石,金块缕砾:把宝鼎当作铁锅,把宝石当作石头,把金子当作土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