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4160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330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格式,课时
  • cover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课题 《守株待兔》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文化自信:阅读课文,体会传统文化孕育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二、语言运用:会认“待、宋、释、l”4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 3、思纰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4、审美创造: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新 1、谈话导入: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师:寓言会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 2、出示课题: 3、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谍文,细细品味。 指名读 齐读课题 木节课通过单元 导语导入,理解 本节课的主管是 和寓言故事有关 讲投新课 一、识字解词 1、了解作者 韩非子,即韩非,为韩国国君之子,战国末 期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 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 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 物。著作有《韩非子》一书。 2.指导阅读: 宋人/有拼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 而死。因/释共未/而守株,赏/复得兔。兔/不可得 ,而/身为宋国笑。 指名认读 本部分分为四个 环节:第一个环 节识字解词,采 用多种形式的识 字解词方法,结 合古文识字加深 学生对于生字的 记忆:第二个环 节初读课文、整 体感知,通过对 课文主要内容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 待 待 释 宋 颈 让学生说说识字方法, (2)出示会写生字; 守 株 待 颈 耕 触 颈 释 其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开火车读,再读。小老 师领读,齐读。 (3)词语理解: 而身为宋国笑。 出示:为不同字音的不同意思, wéi A做,行,做事 B当做,认做 C变成 D被 wèi A替,给 B表目的C对,向。 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而身为(wéi)宋国笑。 出示“未”字: 出示“来”的图片:上面用把手,下面有犁头 它是翻土用的农具。 现在这个“未”字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首, 凡是以它做偏旁,都一定与耕作或古代的用具有 关系,想一想咱们学过的字,哪个是以“米”做偏旁 的? 耕耘 (4)注意:“木”和“来”做部首时,最后一笔“ 撒“写为“点”。 指名回答 认读生字 学生理解词意 指名学生讲述 停频读通读顺课 文:第三个环节 生字书写,通过 找一找、换一换 蔡多种形式了解 字的结构,借助 动画感受字的行 笔顺序:第四个 环节课堂练习, 主要对本课的生 字词的掌握情况 进行考察。 二、整体感知 过渡:理解了词语意思后,谁来说一说故事 大意?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免走触株,折颈而 死。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 有个宋国人在耕作,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 兔子跑过,撤倒树桩,折断脖子死掉了。这个人 就放下衣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他 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曙笑。 三、课盘练习 根据拼音写词语 sòng cháo gēng dl chù jiǎo jing bù 《宋朝》 (耕地) (触角)《颈部》 shì fàng qí zhōng shǒu zhū dài tù 《释放)(其中) 《守株待免) 故事内容。 学生练习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读了这篇文言文,在《守株待 兔》这则语言中蕴含着什么道理呢?我们下节课 进行探究。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 对本节课主要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