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7535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3.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二课时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377034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解放战争,PPT,22张,课件,课时
  • cover
(课件网) 第十课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二课时:众志成城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卢沟桥上的抵抗 在位于北京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有一座名为“铜墙铁壁”的雕塑,你能解读出它表达的内容吗? 关键字 《铜墙铁壁》雕塑 在这座雕塑上有老人,也有小孩儿,有手握钢枪的战士,也有拿着书本的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眼神是坚毅的,表情是严肃的。他们攥紧拳头,肩并肩站在一起,筑成了一堵墙。一堵牢不可破,不可摧毁的墙。这堵墙如铜墙铁壁,是中华儿女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的决心和勇气。 这座塑像位于北京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上面的人物各种各样,用金色的铜铸就,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坚定地站在一起,就像一堵屹立不倒的城墙。给它取名铜墙铁壁,我想他的意思应该是比喻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抵抗外来侵略者。这道防线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千百万爱国将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顽强抵抗,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台儿庄战役 关键字 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歼敌一万多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 取得的最大胜利。 百团大战 关键字 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攻克据点近3000个,歼灭日伪军40000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谈一谈:中国军队面对敌人的进攻时,展现了怎样的英雄气概。 关键字 台儿庄战役遗址弹孔墙 我感受到了爱国将士们为了保卫祖国,与敌人血战到底、视死如归的精神。 满是弹孔的墙面让我感受到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我仿佛看到了将士们浴血奋战、顽强抵抗的场面。 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同学们,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用生命和热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支支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台儿庄战役 关键字 1938年10月上旬的一天夜里,东北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等八名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主动吸引敌军火力,英勇抗击。在弹尽被围的情况下,宁死不屈,毅然集体投江,壮烈殉国。她们牺牲时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她们的壮举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台儿庄战役 关键字 抗日英雄赵登禹是第二十九军将领。在喜峰口战役中,他率部与敌军展开肉搏战。他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在镇守北平南苑的战役中,他虽身负重伤,但仍指挥作战,不幸壮烈殉国。临终时他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赵登禹的遗骸被葬于卢沟桥畔。北京有一段路被命名为“赵登禹路”,以纪念英烈。 除了八女投江的故事和抗日英雄赵登禹的事迹,同学们还收集到哪些抗日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杨靖宇 | 吉鸿昌 | 左权 | 张自忠 1.主动收集抗日英雄的事迹。 2.在“抗战英烈故事会”上进行分享 3.将英雄事迹和自身感受相结合,可以重点谈谈“我最感动的是……”或“从这些抗战英烈身上,我学到了……”。 英雄故事会 赵一曼,东北抗日英雄。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负伤后昏迷被俘。敌人多次对她进行严刑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