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6070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213557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河南,PPT,20张,课件,河北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露 从 今 夜 白 , 月 是 故 乡 明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创作了《春望》《三吏》《三别》等名作。 一、知诗人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同中央政权争夺权力的战争,也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二、解诗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黄河 听说 杜甫听到了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消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háng jì tì xiāng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三、明诗意 眼泪 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叛军盘踞的地方 身处剑外,忽然听闻蓟北收复的消息,我不禁泪洒衣衫。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再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明诗意 回头看 妻子和孩子 随手卷起 感情朗读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读诗的前四句,读出诗人初闻喜讯的惊喜。 提示:“愁何在”,读时语调上扬,读出喜欲狂之感。 颈联 泪满衣襟,欣喜若狂,都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他还要做什么呢?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声高歌 开怀畅饮 指春天 白天便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春天启程返乡。 尾联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体会:归心似箭。 重庆以南的地区 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而得名。 今湖北襄阳 今河南洛阳 想着可以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到襄阳,再奔往洛阳。 读出轻快、迅即,表达诗人的迫切心情。 感情朗读 理解诗意有方法: 1.结合注释,串词意、成句意,串句意解诗意。 2.联系背景,查阅资料。 3.诵读品味。 感情朗读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看图吟诗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拓展阅读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背诵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课后搜集杜甫的诗抄一抄,读一读。 作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