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6789

15.《青春之光》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2788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春之光,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基 本 信 息 学 科 语文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课 题 《青春之光》 教学 目标 学习略读,概括梳理她的故事; 赏析作者刻画人物方法,感悟她的精神品质; 思考红色革命精神在现代年轻人的传承与人生职业选择。 教学重点 1.学习略读,概括梳理她的故事; 2.赏析作者刻画人物方法,感悟她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思考红色革命精神在现代年轻人的传承与人生职业选择。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百色是脱贫的主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说这句话的,就是照片中的这个爱笑清秀的年轻女娃,她叫黄文秀。不满30岁的她,主动请缨,踏上了带领村民们脱贫攻坚的路。 以照片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她的故事我来讲述 她身上又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呢?请你略读课文,找出表现她事迹的语句来进行概括。 预设:她选择回到家乡,成为百坭村第一书记。 问: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通过小标题“走出去之后,肯定有一部分人要回来的,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和第二部分第一段“新来的百坭村第一书记”语句概括出来的。 问:关注这篇文章独特的结构小标题的形式,和一些提示性的句子进行总结,请其他同学就课文的其他部分进行概括。 走街串户拜访贫困户,吃了闭门羹。 摸清村情,绘制贫困户分布图。 为脱贫谋划出路,发展砂糖橘产业。 说服班统茂当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致富。 加强党支部建设,干部和村民更团结更有干劲。 时刻奔走在脱贫攻坚的长征路上,行程达25000里。 让屯子亮起路灯换新颜,脱贫致富。 黄文秀在赶回百坭村的路上遭遇洪水,不幸丧命。 黄文秀永远活在了村民心中,点燃了百坭村的希望。 还有没有其他的概括方法? 第二第三部分主要写了黄文秀下乡去百坭村当第一驻村书记时的所作所为,最终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第一第四部分写了她不幸遭遇山洪和村民不忍她离开的悲痛的场景。这里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方法,开头倒叙更容易把人代入黄文秀遇难的那个情境,引人去聆听她身上发生的故事。 略读课文,了解黄文秀的主要事迹,提高学生概括文本的能力。 三、她的精神我来感悟 1.题目叫青春之光,能不能改为“驻村第一书记”? 青春指的是黄文秀在最美好的年纪成为百坭村驻村书记,带领村民们脱贫攻坚,青春之光是她的付出点燃了村民们的希望,黄文秀的精神品质散发出耀眼光芒。相比驻村第一书记,更能展现年轻的黄文秀特点,饱含赞美之情。 2.作者是怎么写得让我们感受到她的故事这么动人,散发着青春之光? 预设一:铺叙。她在面对百姓们的排斥时,跟百姓熟络。一有空就往村屯跑,不让她进门的,她就去两次、三次;人家去田里干活儿,她就去帮忙;哪位老人行动不便,她卷起袖子就帮着打扫院子。这里的分号一桩桩、一件件,铺陈叙事。 指导朗读:重音“一有空”“就”,写出了这位大山的女儿和百姓们熟络付出的努力。这种不服输,迎难而上,深入百姓的真心在散发青春之光。 说到做到。黄文秀从县里请来农业技术员给班统茂指导果树管理;带领干部村民赶在砂糖橘成熟前把破损路面修好;联合林果公司建设“标准化果园”;联系外地果商上门收购,探索网上销售渠道,在村里建起了电商服务站。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她从种植管理、到销售方方面面,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让百姓安心种好砂糖橘。这种敢想敢干,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青春之光。 村民们不会忘记文秀常常背着的双肩包。 村民们不会忘记文秀的运动服和运动鞋。 村民们更不会忘记文秀的微笑。 他们未必知道文秀是靠各方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的……他们更不会知道,文秀的父亲黄忠杰———这位不管多难都坚定支持女儿读书、教育女儿要永远感党恩的老党员,谢绝了慰问金…… 指导朗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