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81506

【核心素养】16.5 遗传与转基因技术-学案--北师大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11-0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8563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上册,八年级,生物,2024,核心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明确可遗传变异与不遗传变异的区别,树立生物体与环境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案例等,培养归纳、推理、判断的科学思维能力,能区分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的异同。 探究实践:参与“环境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实验的设计、实施、分析等过程,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学会规范操作实验器材,准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态度责任:认识到遗传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家的科研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社会责任感,关注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 通过分析小麦幼苗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性状表现实验、水毛莨和喜马拉雅白色家兔的性状差异案例,理解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了解杂交育种实例和转基因技术的操作过程,掌握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 通过对比环境引起的性状改变和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性状改变,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通过深入分析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理解转基因技术的本质及与其他育种技术的区别。 【课前预习】 生物的性状由_____组成(基因型)和_____共同决定,表现型是_____型与_____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_____的变异:由于_____的改变产生,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变异。 _____的变异:仅由外界_____条件直接作用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产生,不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_____育种:通过不同纯系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择、纯化优良品种的方法。如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 _____技术:把一个生物体的特定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如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_____领域:培育抗虫、抗病、抗除草剂、耐储藏、高品质的农作物新品种等。 医药领域: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生产人_____、_____、_____等;用于_____的诊断与治疗。 环境保护领域:减少_____使用,生产清洁氢能源,创造能分解石油、吸附_____离子的“超级菌”等。 【课中研学】 1.实验中所使用的小麦种子的基因并未发生变化,但性状表现却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2.环境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改变是可遗传的吗 需要什么条件 1.转基因技术的操作对象是什么 2.转基因技术的任务是什么 3.转基因细菌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的人胰岛素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举例说出某人后天获得的性状是不遗传的。 2.假如某人的手臂经常受X射线照射,其皮肤细胞中的其因可能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能遗传给后代吗 为什么 3.华北地区培育的甘蓝品种,叶球有3.5 kg;但引种种植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达6.0 kg;重新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 kg了。上述变化是甘蓝种子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吗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引起的 为什么 4.自拟题目,写科幻短文,或以小组为单位编排课本剧,展望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基因;环境;基因;环境。 2.可遗传;遗传物质。 3.不遗传;环境。 4.杂交。 5.转基因。 6.农业;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遗传病;农药;重金属。 【课堂练习】 1.某人因长期锻炼肌肉发达、因意外失去手臂等后天获得的性状,由于遗传物质未改变,都是不遗传的。(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假如某人手臂经常受X射线照射,皮肤细胞基因改变,这种改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因为皮肤细胞属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