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85805

1.1.1 显微镜的使用 教案(表格式)+课件(共32张PPT+内嵌视频1个) 冀少版(2024) 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379406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1,PPT+,七年级,2024,少版,1个
    第一节 显微镜的使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生命观念)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科学探究) 3.通过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态度责任) 4.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态度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显微镜的使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呢? 学生思考回答。 图片展示,加深印象。 【展示图片】展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显微镜。 环节二 讲授新课: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提出问题】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那么,显微镜是由哪些部件构成的?如何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呢?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交流:阅读教材5显微镜的结构。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图1-1-1,认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学生阅读教材,记忆显微镜的相应结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识图读图能力。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一起来了解显微镜的结构以及它们的功能。提示:我们在学习了解结构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记忆,防止遗漏结构,有助于记忆。 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在显微镜中,位于最上面的结构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讲解】目镜,位于显微镜的最上方,是和眼睛接触的结构,在实验室中,目镜的种类是不一样的,有不同的放大倍数,一般有5×、10×、16×,它属于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提出问题】请同学根据刚才的讲解,思考一下目镜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提出问题】不同的放大倍数和它的作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强调】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而且目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螺纹。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了目镜是和眼睛接触的结构,位于显微镜的最上方,那目镜安放在哪里?这个结构的名称又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讲解】镜筒不仅能安放目镜,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镜筒的下方还连接有物镜。 【提出问题】那同学们来思考镜筒的作用是什么? 【强调】镜筒的作用是安放镜头,它属于显微镜中的机械部分。 【讲解】为了满足不同放大倍数下的观察,镜筒并不是直接和物镜相连的,而是需要放在转换器上。 【展示图片】转换器。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出转换器的作用并判断它是属于显微镜的光学部分还是机械部分? 学生思考回答。 加深理解物镜的转换方法。为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做好铺垫。 【总结】物镜被安装在转换器上,所以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如想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我们不能直接拨动物镜,而是用手转动转换器,防止物镜被拨松掉下破损。 【展示图片】那物镜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观察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 【提出问题】物镜有什么的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归纳总结并回答。 【强调】物镜的特点是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跟目镜正好是相反的。同时,物镜是有螺纹的。它的作用同样是放大物像。所以它也属于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通过对比目镜和物镜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对比学习的能力。 【提出问题】物镜顾名思义是要和被观察的物体接触的镜头,那被观察的物体放在哪里呢? 学生思考回答。 【讲解】载物台属于显微镜的机械部分,在载物台的上下都有一些特殊的结构。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观察到的图片来说一说,你都观察到了载物台中的哪些结构?它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观察并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