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86311

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章末复习与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2690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七,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章末复习与总结    一、条件概率及全概率公式 1.求条件概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样本空间Ω,先计算P(A)和P(AB),再利用P(B|A)=求解;另一种是缩小样本空间,即以A为样本空间计算AB的概率. 2.全概率公式:一般地,设A1,A2,…,An是一组两两互斥的事件,A1∪A2∪…∪An=Ω,且P(Ai)>0,i=1,2,…,n,则对任意的事件B Ω,有P(B)=P(Ai)P(B|Ai).全概率公式的实质是把事件B拆分成互斥事件的和,是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的综合运用. 【例1】 (1)袋中有5个球,其中红、黄、蓝、白、黑球各一个,甲、乙两人按顺序从袋中有放回的随机摸取一球,记事件A:甲和乙至少一人摸到红球,事件B:甲和乙摸到的球颜色不同,则P(B|A)=(  ) A. B. C. D. (2)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早高峰问题越发严重,上班族需要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某公司员工小明的上班出行方式有三种,某天早上他选择自驾,坐公交车,骑共享单车的概率分别为,,,而他自驾,坐公交车,骑共享单车迟到的概率分别为,,,结果这一天他迟到了,在此条件下,他自驾去上班的概率是    . 反思感悟 1.计算条件概率时,应明白是在谁的条件下,计算谁的概率;明确P(A),P(B|A)以及P(AB)三者间的关系,实现三者间的互化. 2.理解全概率公式P(B)=P(Ai)P(B|Ai)中化整为零的计算思想. 3.掌握条件概率与全概率运算,重点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跟踪训练】 采购员要购买10个一包的电器元件.他的采购方法是:从一包中随机抽查3个,如果这3个元件都是好的,他才买下这一包.假定含有4个次品的包数占30%,而其余包中各含1个次品.求: (1)采购员拒绝购买的概率; (2)在采购员拒绝购买的条件下,抽中的一包中含有4个次品的概率. 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均值和方差   均值和方差都是随机变量的重要的数字特征,方差是建立在均值的基础之上,它表明了随机变量所取的值相对于它的均值的集中与离散程度,二者的联系密切,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例2】 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各大旅游景点热闹非凡,为了解A,B两个旅游景点游客的满意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关于A旅游景点的问卷100份,关于B旅游景点的问卷80份.问卷中,对景点的满意度等级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评,对应分数分别为:4分、3分、2分、1分,数据统计如下: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差评 A景点 50 30 5 15 B景点 35 30 7 8 假设用频率估计概率,且游客对A,B两个旅游景点的满意度评价相互独立. (1)从所有(人数足够多)在A旅游景点的游客中随机抽取2人,从所有(人数足够多)在B旅游景点的游客中随机抽取2人,估计这4人中恰有2人给出“非常满意”的概率; (2)根据上述数据,你若去旅游,你会选择A、B哪个旅游景点?说明理由. 反思感悟   运用均值与方差进行决策时,一般是先求出随机变量的均值,考虑它们的平均水平;一旦平均水平一致,再计算随机变量的方差,考虑它们的波动程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此类问题主要考查均值与方差的含义及运算公式,目的是提升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跟踪训练】 1.(多选)如图是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直观图,其中3a=5b,2b=3c,则(  ) A.a=0.5 B.E(X)=2.3 C.D(X)=0.61 D.D(2X)=1.22 2.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中部分数据丢失,丢失数据以x,y(x,y∈N)代替,分布列如下: X=i 1 2 3 4 5 6 P(X=i) 0.21 0.20 0.x5 0.10 0.1y 0.10 则P(<X<)=    . 三、二项分布   把握二项分布的关键是理解随机试验中n次、独立、重复这些字眼,即试验是多次进行,试验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每次试验的概率是相同的. 【例3】 某种植户对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