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591238
【新教材核心素养】6.14.1《血液》第1课时 教学课件(共27张PPT)+教学设计-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483382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教学课件
,
八年级
,
生物
,
新苏科
,
教学设计
,
PPT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第14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1节 血液(第1课时)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1节 血液(第1课时) 教材分析 《血液》位于教材第 14 章第 1 节第 1 课时,在知识体系中衔接循环系统知识,起着承上启下作用。教材先通过生活中抽血化验引入,激发学生兴趣,随后呈现血液分层实验,直观展示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降低理解难度。详细阐述血浆成分及运输功能,以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结构和功能,结合生活中贫血、伤口愈合等现象,强化知识与生活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框架,培养其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为后续学习血型、输血及血液循环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能说出各成分的形态特点;了解血浆的主要成分和功能,以及三种血细胞的功能。 2.通过观察血液分层现象和血细胞涂片,提高观察与分析能力;能结合实验现象区分血浆与血清的差异。 3.认识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初步形成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为后续学习血型与输血知识奠定基础。 【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分析血液各成分的结构与功能,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理解血液对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科学思维:基于对血液分层实验、血细胞涂片观察结果,进行归纳与概括,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能运用所学解释贫血、炎症等生活现象。 科学探究: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学会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尝试探究血液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 社会责任:认识到血液健康的重要性,形成关注自身及他人健康的意识,了解献血等公益行为对社会的意义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熟知各成分的形态特点。理解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功能,明确三种血细胞各自的功能。 【教学难点】 学会通过观察血液分层现象和血细胞涂片获取关键信息。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展示生活中人们去医院抽血化验的图片或小视频,提问引导:“同学们,大家看,很多人去医院看病时,医生经常会让他们先抽血化验。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抽血能帮助医生判断我们的身体状况呢?血液里面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学生们思考问题,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可能会回答血液里有营养物质,或者觉得血液能反映身体是否健康等,小组内进行简单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新知探究 活动1:血液的组成 1.拿出准备好的加了抗凝剂后已分层的血液标本(或展示清晰的分层血液图片、视频),介绍实验过程:“同学们,这是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经过一段时间静置后,出现了分层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血液分层情况,提问:“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血液分成了几层?每层的颜色和状态是怎样的?” 2.结合教材讲解,总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指出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 55%;下层呈红色、不透明的部分是红细胞,占血液总量的约 45%;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并利用 PPT 展示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示意图,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各成分。 3.讲解血浆的成分,通过图表展示血浆中,水约占 91.5%,其余约 7% 为蛋白质,约 1.5% 为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介绍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等,联系生活举例说明,如我们吃进去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浆运输到身体各处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血浆运输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认真观察血液分层现象,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描述各层血液的特征。 2.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对照 PPT 上的图表,理解血浆成分及功能,思考老师所举例子,加深对血浆功能的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生命起源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苏教版)(2025-11-24)
生命起源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课件(苏教版)(2025-11-24)
生物性状的决定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人的性别决定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生物的遗传物质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