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1265

【新教材核心素养】6.14.1《血液》第2课时(导学案)-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7次 大小:11454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时,上册,八年级,生物,新苏科,导学案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4.1.2 血液(导学案) 理解血常规化验单中各项指标的含义,能依据数据判断是否贫血及可能的原因。 说出 ABO 血型系统的四种血型类型,明确输血原则及不同血型间的输血关系。 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与血液健康、输血相关的实际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 认识血液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意义,理解无偿献血的价值,树立关注健康和社会责任的意识。 【学习重点】 精准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关键数据,判断贫血类型及成因。 掌握 ABO 血型系统类型及输血原则。 【学习难点】 理解 ABO 血型系统中抗原与抗体的作用机制,以及血型不符导致红细胞凝集的原理。 回顾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其富含的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人类常见的血型系统是ABO 血型系统,包括A 型、B 型、AB 型、O 型四种血型。 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缓慢输给其他 3 种血型的人,AB型血的人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 3 种血型的血。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 通常不会影响健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活动一:血常规分析 观察化验单:观察教材第 38 页某成年女性的血常规化验单,对比各项指标的测定值与参考值。 小组讨论 (1)该化验单中哪些项目的测定值不正常?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血红蛋白(HGB)测定值为 90g/L,低于参考值 110-150g/L,此为异常指标。可能原因是缺铁性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 (2)如果身体某处有外伤且伤口出现红肿疼痛等发炎症状,进行血常规化验时,哪个项目的数值可能会异常?为什么? 白细胞计数(WBC)可能会异常升高。因为白细胞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会增多并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得出结论 (1)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适当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身体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因为它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活动二:血型与输血 认识血型系统:阅读教材中关于 ABO 血型系统的内容,了解四种血型的红细胞上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情况,完成下表。 血型 红细胞膜上的抗原 血清中的抗体 A 型 A 抗 B B 型 B 抗 A AB 型 A 和 B 无 O 型 无 抗 A 和抗 B 探究输血原则 (1)思考:如果将 A 型血输给 B 型血的人,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因为 A 型血红细胞上有 A 抗原,B 型血血清中有抗 A 抗体,A 抗原与抗 A 抗体结合会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堵塞毛细血管,阻碍血液循环。 (2)小组讨论:输血时为什么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同型血的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抗体不会发生凝集反应,能保证血液顺畅流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避免因红细胞凝集引发的严重后果。 了解成分输血:阅读教材中关于成分输血的内容,讨论成分输血的优点以及不同患者适合输入的血液成分。 探讨无偿献血 (1)为什么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 200-400mL 不会影响健康? 人体血液具有一定的储备和再生能力,一次献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 10% 时,血浆和血细胞可在短期内通过骨髓造血等功能得到补充恢复,不会对身体正常生理活动造成明显影响。 (2)无偿献血有哪些意义? 无偿献血能为临床救治提供血液来源,拯救生命;同时,适量献血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对献血者自身健康有益,还能弘扬奉献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一、选择题 1.小明在地震中因失血过多需紧急输血,其血型为A型,原则上可大量输入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