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1285

【新教材核心素养】6.15.1《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第2课时(导学案)-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2764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时,上册,八年级,生物,新苏科,导学案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5.1.2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导学案) 能准确描述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并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说明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能清晰阐述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列举鼻炎、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描述其典型症状及影响的部位,掌握戴口罩、通风等呼吸系统保健措施。 通过探究气体交换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了解呼吸系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主动养成保护呼吸系统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气体交换的原理(扩散作用)。 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保健措施。 【学习难点】 理解扩散作用在气体交换中的具体应用,即气体如何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将气体交换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呼吸系统保健实践相结合。 请思考:人在呼吸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可能在成分上存在差异吗?如果有,可能是什么差异? 你知道哪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请列举 1-2 种。 活动一:分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 提出问题: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有什么不同? 实验分析:参考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图(图 15-10),该实验利用了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会变浑浊的特性。 实验操作:吸气时,夹紧 B 试管的橡皮管,使吸入的空气经过 A 试管;呼气时,夹紧 A 试管的橡皮管,使呼出的气体经过 B 试管。 观察现象:A 试管中澄清石灰水_____,B 试管中澄清石灰水_____。 得出结论:呼出气体中_____的含量比吸入气体中的多。 数据对比:分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表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_____,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人体细胞进行_____作用时,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 活动 2:理解气体交换原理(扩散作用) 体验活动:香水味从_____浓度向_____浓度扩散。 原理:气体总是从_____浓度向_____浓度扩散。 活动 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交换过程:肺泡内氧气_____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_____肺泡。 活动 4: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细胞呼吸消耗_____,产生_____。 交换过程:血液中氧气_____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_____血液。 活动五:了解呼吸系统保健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填写表格 哮喘发病机制:结合图 15-12,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支气管管道与正常情况相比,变得_____且有_____,这会导致气体进出肺时阻力_____,从而引发喘息、咳嗽等症状。 呼吸系统保健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列举至少 3 条保护呼吸系统的措施: 一、选择题 1.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增多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一氧化碳 2.分析人体从鼻孔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B.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 3.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①、②代表的气体分别是(  ) A.①氧气,②二氧化碳 B.①二氧化碳,②氧气 C.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 D.①氧气,②氧气 面罩式雾化经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或肺炎,雾化器将药液分散为小颗粒,小颗粒药物可通过口和鼻到达病变部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雾化药物经过口、鼻吸入,到达肺泡前依次经过的位置是( ) A.咽、喉、气管、支气管 B.喉、咽、气管、支气管 C.喉、食道、气管、支气管 D.咽、食道、气管、支气管 5.雾化吸入药物时,膈肌的状态和位置是( ) A.收缩、下降 B.收缩、上升 C.舒张、下降 D.舒张、上升 6.有些肺炎重症患者,肺泡内会形成一层透明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