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3746

1.2.1 细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北京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36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2.1,细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第二章 生物体的结构 第1节 细胞 年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1节 细胞(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京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第二节“细胞”的核心内容。教材以植物细胞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生命基本单位的科学认知。本节内容承上启下:在“生物体的结构”大概念下,既承接了前一节对宏观生物体的观察,又为后续学习动物细胞、细胞分裂及生命活动规律奠定微观基础。教材强调实践导向,通过“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引导学生掌握显微观察技能和生物绘图规范,并基于实验结果归纳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实验设计紧扣学科本质,从玻片标本类型(切片、装片、涂片)的辨析到临时装片操作流程(擦→滴→撕→展→盖→染→吸)的规范化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习惯。通过对比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如叶绿体转化光能、线粒体提供能量),初步建立细胞作为生命系统基本单位的认知框架,为理解生物体统一性与多样性提供微观证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制作并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通过实验知道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以及各个结构的功能。 【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 形成“细胞是生命基本单位”的系统观,理解植物细胞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统一性(如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的关联)。 通过液泡功能认识植物吸水、失水的生物学规律。 2.科学探究: 规范使用显微镜和实验器具(镊子、滴管、盖玻片等),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掌握生物绘图技巧(铅笔绘图、点线标注、结构命名),客观记录观察结果。 3.科学思维: 分析临时装片制作中各步骤的目的(如“盖”避免气泡、“染”增强对比),理解实验设计的逻辑性。 对比不同细胞器的功能,归纳细胞分工协作的生命特征。 4.社会责任: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养成爱护仪器、节约试剂的责任意识。 通过模型制作活动,体验科学建模的创造性,强化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制作并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 1.规范、成功地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理解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我们看到的这些形态各异、生机勃勃的植物,都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如果要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那么被观察的标本应该符合什么要求呢?又该如何处理这些标本,才能让我们在显微镜下清晰地看到细胞呢? 被观察的标本需要薄而透明,这样显微镜的光线才能透过标本,我们才能观察到细胞。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制作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以及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 认真思考回答问题,思考植物都是由什么构成的,该如何观察。 新知探究 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我们要观察植物细胞,那被观察的标本应该符合什么要求呢?又该如何处理才能满足观察条件呢? 根据不同的生物材料,我们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制成不同类型的玻片标本。像将生物材料切成极薄的片状,放入载玻片的液滴中制成的标本就是切片;将个体微小的生物或生物体上撕取、挑取下来的局部材料,放入载玻片的液滴中制成的标本是装片;从生物体上采集的液体标本(血液等)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上制成的标本则是涂片。 现在我们知道了制作玻片标本的方法,那具体该如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呢?每一步操作又有什么目的呢?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概括为擦、滴、撕、展、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