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2305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382406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1课,明清,时期,科技,文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李时珍 (1518-1593) 明代医药学家 《本草纲目》药材 《本草纲目》规模空前的药物学巨著 意义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科技名著———《本草纲目》 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中的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一、科技名著———《农政全书》 徐光启 (1562-1633) 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农政全书》 它们都是具有实用性、实践性、总结性的著作,都是传统科技领域上的成就。 三本科技名著有何共同特点? 《天工开物》 宋应星 (1587-1666) 一、科技名著———《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治丝图 灌溉图 挖煤图 炼水银图 纺车图 冶铁图 一、科技名著 阅读课本76-78页,自主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类别 作者 主要 内容 历史 地位 医药学 李时珍 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对药物进行新的分类。 总结了我国药物学成就,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工艺科技 宋应星 是一部科技巨著,总结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学 徐光启 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经验技术。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建筑奇观:明长城和北京城 二、建筑———明长城 山海关 鸭绿江 嘉峪关 目的: 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先后18次修筑长城 2.次数: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东西起止点: 影响: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体现了着中华民族充满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组成: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二、建筑———北京城 明太祖 建文帝 明成祖 1406-1420年营建北京城 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 靖难之役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 知识归纳 二、建筑: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北京城 主要 构造 地位 价值 修筑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组成: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世界建筑的奇迹——— 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构成。宫城(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明清的思想家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时期 思想家 思想观点 明中期 王守仁 明末清初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陆九渊 王 守 仁 心是万物的主宰,提倡 “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批判“君为臣纲”的封建教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概括) 社会是发展的、 进化的,不能泥古不化、厚古薄今 王守仁 内容: ①宇宙观:“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 ②方法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