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4914

【新教材新课标】4.11.1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课件(共42张PPT)+教学设计-新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146017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2张,七年级,生物,新苏教,教学设计,PPT
    (课件网) 第11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4单元 植物的生活 苏教版(新教材)生物七年级下册 通过科学家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说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的条件下进行,需要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 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有机物和氧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等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促进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通过重温光合作用经典实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认同科学家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01 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教学难点 02 探究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有机物和氧气。 教学重点难点 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和水循环 生物圈的水循环 含义:绿色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散失的结构:叶片的气孔 意义:促进根部对水的吸收、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水循环含义: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降水等环节,在生物圈中不断循环运动的过程。 植物参与水循环:对水的吸收和散失 水循环动力:太阳能 复习巩固 课堂导入 “日晴桑叶绿宛宛,春蚕忽忽都成茧。”以桑叶为食的蚕,在获得叶片中的有机物后方能吐丝结茧。当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植物时,正式叶片吸收光能,合成有机物的奇妙时刻。 展开光合作用研究的历史长卷,我们会看到众多科学家设计了很多精妙实验,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又蕴含着怎样的奥妙? 探究新知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亚里士多德 24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体的生长是因为完全吸收了“土壤汁”里的营养。即植物生长所需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那么植物重量的增加到底是不是来自土壤呢?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海尔蒙特的实验 范·海尔蒙特 实验猜想 ①实验前后土壤减少的重量=实验前后植物增加的重量 说明植物增重来自土壤 ②实验前后土壤减少的重量≠实验前后植物增加的重量 说明植物增重不是来自土壤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海尔蒙特的实验 柳树苗2.5kg 称重 土壤100kg 种植 只浇水 5年后 称重 柳树苗82.5kg 土壤99.9kg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柳树苗2.5kg 土壤100kg 思考1:柳树自小长大增加的质量是多少? 土壤减少的质量是多少? 柳树苗82.5kg 土壤99.9kg 5年后 5年后 柳树苗增加80kg 土壤减少0.1kg 海尔蒙特的实验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思考2:柳树增加的质量主要来自什么? 5年后 水 实验结论: 植物生长的原料是从水中得到的,树木只要有水就能生长发育。 海尔蒙特的实验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海尔蒙特的实验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海尔蒙特的实验 思考3:科学看待本实验,你能否说出范·海尔蒙特实验的优点吗?有没有设置对照是? 优点:用数据证明了植物的增重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土壤。 有设置对照,5年前和5年后柳树的生长进行对照。 思考4:范·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的增重只是来自水,你认为他忽略了哪些因素? 从植物的生长需求来说,他只考虑吧土壤中物质及水对植物的影响,忽略了阳光、空气等因素。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实验结论: 植物可以净化因小鼠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英格豪斯的实验 1779年,英格豪斯在重复了500多次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后,用新鲜水草做实验,发现在光照情况下植物会产生气泡,而在没有光照情况下则不产生气泡。后人查阅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发现,在晚上或阴天时实验均失败,而晴天时实验成功率较高。 从上述资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 植物只有在光照条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