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0483

1.1.2 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11-0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37976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2,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形成,受精
  • cover
(课件网) 第2课时 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 苏教版必修2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1. 卵细胞的形成场所:卵巢(睾丸) 一、卵细胞的形成场所 (四分体) 间期 染色体复制 卵原细胞 第一极体 2.1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卵母细胞)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第一极体 第二极体 卵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2.2 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染色体数:n) 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不均等分裂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3. 特点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现象)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不同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分裂场所 分裂过程 分裂结果 睾丸 卵巢 均等分裂,有变形期 不均等分裂,无变形期 一个精原细胞分裂形成四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退化消失) 4.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4个精子 卵原细胞 1个卵细胞 1、染色体复制时间 2、联会时染色体是否复制过 3、四分体的含义 4、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在什么时间? 5、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什么时期? 6、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在什么时间 7、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在什么时间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温故知新 ← 注意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的变化情况。   间期 减Ⅰ前 减Ⅰ中 减Ⅰ后 减Ⅰ末 减Ⅱ前 减Ⅱ中 减Ⅱ后 减Ⅱ末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4 0-8 4-8 4 8 8 4 8 8 4 8 8 2 4 4 2 4 4 2 4 4 4 0 4 2 0 2 2N 0-4N 2N-4N 2N 4N 4N 2N 4N 4N 2N 4N 4N N 2N 2N N 2N 2N N 2N 2N 2N 0 2N N 0 N 思考1:以性原细胞中染色体数(2N=4)为例,你能总结出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核DNA数以及染色单体数的数量是如何变化的吗? 时期 间期 前期Ⅰ 中期Ⅰ 后期Ⅰ 末期Ⅰ 4N 2N 前期Ⅱ 中期Ⅱ 后期Ⅱ 末期Ⅱ (1)染色体数目变化 1. 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 染色体 时期 间期 前期Ⅰ 中期Ⅰ 后期Ⅰ 末期Ⅰ 4N 2N 前期Ⅱ 中期Ⅱ 后期Ⅱ 末期Ⅱ 染色单体 (2)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1. 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 时期 间期 前期Ⅰ 中期Ⅰ 后期Ⅰ 末期Ⅰ 4a 2a 前期Ⅱ 中期Ⅱ 后期Ⅱ 末期Ⅱ 核DNA (3)核DNA数目变化 1. 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 染色体/核DNA 间期 Ⅰ前 Ⅱ前 Ⅰ中 Ⅰ后 Ⅰ末 Ⅱ中 Ⅱ后 Ⅱ末 1/2 1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思考2:若纵坐标是染色体与核DNA之比,则曲线图该如何绘制? 时期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起始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染色体复制次数 同源染色体行为 子细胞 数目 类型 染色体数 相同点 体细胞 都有纺锤体的出现,染色体复制一次 体细胞 1次 2次 原始生殖细胞 1次 1次 无联会、分离 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2 雄性4个,雌性1个 有性生殖细胞 2N→4N→2N 2N→N;N→2N→N 思考3:回顾旧知,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有何异同? 思考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 方法总结:“三看识别法” 一数 数染色体数目 奇数 偶数 减Ⅱ 二看 有无同源染色体 无:减Ⅱ 若均等分裂则为第一极体、次级精母细胞 若不均等分裂则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 三判断 有 联会、四分体→减Ⅰ前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Ⅰ中 同源染色体分离→减Ⅰ后 若无上述特殊行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