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理解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的关系,感受作者对祖国富强、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责任之心。 语言运用: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思维能力: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审美创造: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重难点)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配乐诵读,导入新课。 (1)播放配乐朗诵,思考:你听后有什么感受? (2)激情导入: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一百多年前,有个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就是梁启超。 课件出示: 梁启超(1873—1929),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代表作有《饮冰室合集》。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教师介绍:说,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可说明。本文指议论。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对读不准或不理解的词语作上批注。 (2)检查初读情况,共同正音。 ①提示:“履”读lǚ;“鳞爪飞扬”中“爪”读zhǎo;“干将发硎”中“干将”读ɡān jiānɡ;“哉”读zāi。 ②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 xiè lín huánɡ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 百兽震惶 sǔn tāi yù ɡān jiānɡ xínɡ 鹰隼试翼 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 矞矞皇皇 干 将发 硎 lǚ 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 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与国无疆 (3)练习朗读,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此文生僻字较多,文意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伊始,先充分让学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朗读中完成识字任务。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一段采用“总分”结构,主要讲了中国少年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板书:少年中国 中国少年) 2.想一想:第二句话中“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这些词语能否调换位置? 不能。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感情与意思逐层递进,使命感油然而生。 3.展示《少年中国说》的写作背景资料,读完资料,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帝国主义霸道无耻,晚清政府丧心病狂,卖国求荣的汉奸应人人痛击。 4.师生合作朗读第1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回顾,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 2.过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1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中国说》。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朗读第2自然段,借助注释逐句理解句意,理解不了的句子做好标记,并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汇报交流: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句意:旭日东升,前程光明;黄河从地下流出,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句意:潜藏的巨龙在深渊腾跃而起,各种水中生物纷纷散逃;幼虎在山谷吼叫,各种野兽无不震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