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苏教版2019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 2.2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 (数学抽象) 2.会求(判断)某些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数学运算) 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条件的证明. (逻辑推理) 情景导入 著名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 英国牛津大学数学讲师卡罗尔曾提出如下趣题: 请判断:我是否可以看玛丽的信 结论是什么呢 如果已经知道以下信息: ①室内所有有日期的信都是用蓝纸写的; ②玛丽写的信都是以“亲爱的”开头的; ③除了查理以外没有人用黑墨水写信; ④我可以看到的信都没有收藏起来; ⑤只有一页信纸的信中,没有一封没注明日期; ⑥未作记号的信都是用黑墨水写的; ⑦用蓝纸写的信都收藏起来了; ⑧一页以上信纸的信中,没有一封是做记号的; ⑨以“亲爱的”开头的信,没有一封是查理写的. 学习了本节内容后,运用充分、必要条件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就容易判断结果了. 1.命题真假与推出关系 新知探究 一般地,当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时, 我们就说“由p可以推出q成立”, 记作“p>q”,读作“p推出q”; 如果命题“若p,则q”为假命题, 就说“由p不能推出q成立”, 记作“p q”,读作“p不能推出q". 命题真假 “若p,则q”为真命题 “若p,则q”为假命题 文字表述 由p可以推出q成立 由p不能推出q成立 符号表示 _____ _____ 读法 p推出q p不能推出q 传递性 如果 p q,q s,那么 _____ p q p q p s 概念归纳 例如: (1) x=y x2=y2,但 x2=y2 x=y; (2) x>1 x2>1,但 x2>1 x>1; 这里,“x>1”表示“x是大于1的实数”; “S△ABC”表示“△ABC的面积”. (3) △ABC ≌ △A′B′C′ S△ABC= S△A′B′C′, 但 S△ABC = S△A′B′C′ △ABC ≌ △A′B′C′. ● 如果“p=q”,那么 p,q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分析(1)(2)(3),可以发现,“p q”的含义是: 一旦 p 成立,q 一定也成立. 即 p 对 q 的成立是充分的. 也可以这样说:如果 q 不成立,那么p一定不成立. 即q对p的成立是必要的. ● 如果“p=q”,那么 p,q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 新知探究 如果“p q”,那么称p是q的充分条件; 也称q是p的必要条件. 推出关系 p q 条件关系 p是q的_____条件, q是p的_____条件. 充分 必要 课本例1 下列所给的各组 p,q中,p 是 q 的充分条件的有哪些 解:因为p q,所以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1) p:x=2,q:x2-x-2=0; (2) p: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正方形. 解:因为p q,所以 p 不是 q 的充分条件. (3) p:同位角相等,q:两条直线平行; (4) p: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解:因为p q,所以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解:因为p q,所以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课本例1 下列所给的各组 p,q中,p 是 q 的充分条件的有哪些 下列所给的各组 p,q 中,p 是 q 的必要条件的有哪些 (1) p:∣x∣=1,q:x=1; (2) p: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q: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相等; 解:因为 q p,所以 p 是 q 的必要条件. 解:因为 q p,所以 p 不是 q 的必要条件. 课本例2 (3) p:同位角相等,q:两条直线平行; (4) p: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解:因为 q p,所以 p 是 q 的必要条件. 解:因为 q p,所以 p 是 q 的必要条件. 下列所给的各组 p,q 中,p 是 q 的必要条件的有哪些 课本例2 观察例1 (3) 和 例2 (3)、例1 (4) 和 例2 (4), 可以发现,其中既有 p q,也有q p. 一般地, 如果p=q,且q→p,那么称p是q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简称为p是q的充要条件,也称q的充要条件是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