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4735

1.4节气探究 第1课时 教案【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上

日期:2025-11-16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9425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节气,探究,1课时,教案,科版,综合实践活动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上 1.4节气探究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节气探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九上 教材分析 本课为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四 节气探究”。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宇宙和自然的持续观察,独创的一种认识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的传统历法体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节气蕴含着大自然时间变化的秘密。本主题旨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在自然课堂中感知时节更替以及节气承载的科学规律,跟着节气去探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万物共生的诗意和浪漫,体悟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智慧。 本课为“节气探究”第一课时,即调研的准备阶段,教材设置了三个环节:瞭望台———给出问题“二十四节气蕴含了哪些自然现象和科学规律呢 人们在不同节气时有哪些特定的习俗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学科知识,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一次二十四节气主题讨论,讨论的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历史由来、节气含义、物候现象、农事劳动、传统习俗、诗词谚语、养生起居、时令美食、非遗保护等;问题树———提出问题“不同节气前后,气候如何变化 动物、植物为适应气候变化有怎样的表现?” 明确解决问题的路径,即小组讨论,选择一个节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明确探究课题;方案表———小组讨论并制订“节气探究”活动方案。先成立活动小组,围绕课题,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主要对象与内容、活动过程与阶段任务、研究必需的条件、预期成果与展示方式等。 选择合适的方案格式,拟订、论证、 修改并形成最终的“节气探究”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二十四节气”主题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感知节气承载的科学规律,体悟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智慧。责任担当:知道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自觉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做到尊重自然、遵循规律。问题解决:根据相关学科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深入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可操作的研究课题,制订合理的方案。 创意物化:制订“节气探究”活动方案。 重点 在大自然中感知时节更替以及节气承载的科学规律,体悟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智慧。 难点 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确定小组研究课题,制订“节气探究”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二十四节气歌》,学生回顾二十四节气有哪些。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教师: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宇宙和自然的持续观察,独创的一种认识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的传统历法体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草木荣枯、候鸟来去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不同节气蕴含着大自然时间变化的秘密。过渡:那么你知道二十四节气及其具体的日期吗 你知道每个节气具体有哪些含义吗 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课堂,去探索节气的秘密,探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万物共生的诗意和浪漫。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已知导入未知。 讲授新课 准备阶段古人总结的“二十四节气”历经千年,至今仍对人们的农事劳作和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智慧。选择一个节气,分析该节气中蕴含的科学规律和当时的自然现象,提出问题和假设,明确探究目标,制订方案,走进大自然开展实地考察。环节一:瞭望台古人仰望星空、观日测影,不断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将其与农事、生活、民俗等巧妙融合,形成特定的“节令”。二十四节气蕴含了哪些自然现象和科学规律呢 人们在不同节气时有哪些特定的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