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4803

1.3夜观昆虫 第1课时 教案【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上

日期:2025-10-05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845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3夜,昆虫,1课时,教案,科版,综合实践活动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上 1.3夜观昆虫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夜观昆虫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九上 教材分析 本课为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三 夜观昆虫”。昆虫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昆虫适应环境生存,很多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其多样性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夜探大自然,揭开昆虫世界的神秘面纱。聚焦昆虫昼夜的活动节律与特殊习性,开展观察、辨识、采集、记录等行动,调查家乡的昆虫资源,研究昆虫鸣叫、趋光、取食等行为,探究如何保护和利用昆虫资源,分析昆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第一课时(调研的准备阶段),选择一种夜行性昆虫,提出问题与设想,制订可行的探究方案,为夜间开展自然考察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材设置了三个环节:【瞭望台】分两个部分:一是设置“资料链接”和“小锦囊”为学生补充一些关于昆虫的科学知识,二是让学生结合知识联系生活说一说“如何结合昆虫的特殊习性与行为寻找不同自然环境中的昆虫”;【问题树】选择并初步观察某一种类夜行性昆虫的特性及其生活环境,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筛选、归纳,形成具有可行性和研究价值的课题 。【方案表】了解活动方案的内容和步骤,小组讨论并制订“夜观昆虫”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初步观察,了解昆虫、认识昆虫,了解昆虫的特性及其生活环境,从而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责任担当:关注自然环境,积极参与调查研究,自觉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弘扬新时代生态文明价值观念。 问题解决:通过观察并结合科学知识,深入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可操作的研究课题,通过讨论制订合理的方案。创意物化:通过初步观察某一种类夜行性昆虫的特性及其生活环境,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转化为研究课题,最终确定小组研究课题,制订“夜观昆虫”活动方案。 重点 了解关于昆虫的相关科学知识、探讨并制订“夜观昆虫”活动方案 难点 选择并初步观察某一种类夜行性昆虫的特性及其生活环境,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昆虫,这个大自然中古老而庞大的家族,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问题1:你认识哪些昆虫?来考考你。播放视频:《这些昆虫你认识吗》问题2:昆虫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昆虫适应环境生存,很多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其多样性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昆虫能够为植物传授花粉。人们利用昆虫的特性,在现代农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仿生科技、国防军事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昆虫与人类和谐相处、相互影响。)过渡:夜行性昆虫与环境组成怎样的生态系统?它们特殊的习性给研究者带来哪些灵感?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夜探自然,通过实地考察、搜集证据、研究昆虫。 观看视频,说一说。思考问题 讲授新课 准备阶段任务:选择一种夜行性昆虫,提出问题与设想,制订可行的探究方案,为夜间开展自然考察做好充分的准备。问题:什么是夜行性昆虫?昆虫的夜行性:生物能够感知时间。昆虫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周期性现象被称为“生物节律”,如有些昆虫喜欢在夜间活动,被称为“夜行性昆虫”。这类昆虫常常昼伏夜出,能够适应昏暗的环境,嗅觉发达,视觉敏锐,有的还拥有能够适应微光环境的视觉系统,并进化出了相应的形态特征。环节一:瞭望台教师:昆虫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夜晚寻找昆虫种群并分析其生活环境并非易事。我们需要了解关于昆虫的相关科学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所见。1. 资料链接昆虫纲的分类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 目、科、属、种。动物界节肢动物门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