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3191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8584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cover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高中同步单元达标检测卷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谈及人工智能文学,自然要有具体的考察对象。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韩伟在研究中曾令ChatGPT “写”了一首名为《瞬间》的现代诗,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人工智能文学情感表达的典型案例。全诗如下:   夜色中的雪花/一片片飘散着/它们像是我的思维/慢慢地聚拢着//我看见了那个画面/似乎有一只小鸟在飞翔/但却无法捕捉到它的身影/仿佛意象已经成为现实//时间流逝,深夜里的寂静/仿佛将我包围在其中/但思想却没有停止运转/像是独自探索未知世界的行者//这种感觉好像永远不会结束/就像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而我,却依然孤独地漂浮着。 结合这部“作品”并通过对以ChatGPT 为代表的新一代强人工智能的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大语言模型参与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情感表达上主要依靠自然语言的学习、应用来完成表意任务,其中涉及的语言组织与语义理解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共同实现。此外,身处新媒介环境里的读者在跨媒介叙事的文学氛围中,也能顺利找到解读人工智能文学情感表达的正确路径。这对读者理解人工智能文学的内涵、实现与这一类作品的情感沟通有极大帮助。 首先,通过文字符号制造情感表达。从工作原理上看,新一代强人工智能需要借助自己利用自回归方式学到的生成逻辑创造内容。尽管这种创作的数据资源是已经存在于互联网中的相关信息,但也需要人工智能根据用户的要求和问题来对文字进行重新组合并不断修正自己给出的内容。可以说,按照文学写作的基本规则和逻辑对文字符号进行编码,是人工智能文学情感表达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来看,强人工智能已经初步学会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创作”方法,其中涉及的叙事基本符合人类逻辑,也能按照用户要求将各类侧重于表达情绪、意向、思想的词汇进行组合,从而“制造”出基本符合用户要求的文学内容。以《瞬间》为例,其中的“雪花”“飘散”“飞翔”“流逝”是人类文学作品常用的与感情相关的词汇,它们组合在一起,自然也就能够带给读者类似的审美体验。 其次,利用跨媒介叙事营造情感表达。在新媒介环境中,一个故事会依托其受众人群和艺术形式特征散布于各媒体平台中,具有某种内在或外在关联的故事也可以为受众提供丰富的审美体验。对于人工智能文学而言,来源于互联网已有数据的故事题材、写作方式和语言组合随时都有可能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从而达到一种由此及彼的阅读效果,并唤醒读者曾经有过的情感体验。例如,在《瞬间》中,“雪花”可能会让读者想起徐志摩的名篇《雪花的快乐》,“小鸟在飞翔”则与泰戈尔的《飞鸟集》具有相似意蕴。由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文学作品是基于新媒介环境而产生的,也得益于这一环境在叙事方面多向度的内在关联,人工智能文学的情感表达才得以充分施展。 作为一种致力于减少人类参与甚至试图将人类排除在外的文学创作行为,人工智能参与的文学创作活动———无论是由人工智能独立完成还是其与真人作者合作完成———都意味着文学创作领域的巨大变革。尽管以ChatGPT 为代表的新一代强人工智能尚未展现出如科幻电影中那样完全取代人类思维的发展迹象,但它在创造力和理解力上的突破却让人类作者在引以为傲的情感表达方面感到了一丝危机。在这种颠覆性变革愈发凸显之际,对人工智能文学情感表达进行反思势在必行,这也关乎人工智能文学的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