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8717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5 应对自然灾害 第3课时 课件 (共21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11-21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580368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3课时,视频,内嵌,PPT,21张
  • cover
(课件网) 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 中华民族五千年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在抗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不屈不挠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抗灾精神》第3课时 5.3 应对自然灾害 什么是抗灾精神 不屈不挠 团结互助 项目一:万众一心抵御灾害 项目二:抗灾救灾故事 在人类历史上,自然灾害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抗灾中,中华民族 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精神。 项目一:万众一心抵御灾害 知识点: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抗灾救灾,国家、政府在行动 1.组织解放军、武警部队一线救灾 2.组织医生救护病人 3.组织运输、发放救灾物资 4.组织灾后重建 抗灾救灾,民间团体、志愿者在行动 1.慈善基金会 抗灾救灾,民间团体、志愿者在行动 2.明星捐款 抗灾救灾,民间团体、志愿者在行动 3.企业捐款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在抗灾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画面。 在重大自然灾害来临时,国家、政府是抗灾救灾的中流砥柱,而军人是排头兵,冲在抗灾救灾的最前面。政府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抗击自然灾害。 小结 项目二: 《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称,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超过300万人,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 让我们来讲讲救灾中出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吧 抗灾救灾的故事 在灾情最严重的北川县,有一名从废墟里爬出来的幸存者,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15个亲人,他强忍着悲痛,坚持救人,从废墟里刨出10名幸存者。 一天中午,一个募捐点来了一位头发花白、衣衫褴褛的老人。他在宣传牌前看了一会儿,双手颤抖地从口袋里掏出五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下午,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捐出了100元。“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原来,他中午到银行把零钱兑换成了整钱。 1. 在生活困窘的情况下,有些人依然选择捐助他人。这种行为,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量?背后反映了人性的哪些特质? 2. 一个自身经济拮据的人选择帮助他人,这一行为会对受助者、捐助者自己,以及周围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3. 在面临贫困时,把有限资源用于帮助他人,这一做法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构建有何意义,又该如何平衡自身需求与助人行为? 你身边是否出现过类似的志愿者和捐款者? 回顾一下英才义卖活动 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救灾精神就是永不放弃,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友爱互助。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知识点: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伤害。 板书 致敬中国军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