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1169

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5313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辽宁省,州市,2024-2025,年高,三上,学期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琮琮”是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它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身上的纹理形态取自良渚稻作文化中的稻穗,头饰的“神人兽面纹”取自良渚文化代表性文物玉琮上的图案。这一设计( ) A. 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B.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 C. 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D. 说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2. 两汉在官员考核方面继承了秦朝上计制度(国家通过预、决算的方式考核地方官吏),且对这一制度加以改革、完善,与监察制度、选举考课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维系着当时的官僚体系。两汉时期的官员考核( ) A. 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 B. 优化了政府官僚体系 C. 形成了冗官冗费局面 D. 杜绝了营私舞弊发生 3. 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魏晋十六国时期是一个政治最混乱、战争最频集的时代,而在黄河史上的魏晋十六国时代,却偏偏是一个最平静的时代。”这一时期黄河的“最平静”得益于( ) A. 北方人民南迁导致农田大量抛荒 B. 少数民族内迁改变土地利用情况 C. 孝文帝改革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 D. 北方政局相对稳定推动黄河治理 4. 《宋刑统》规定:“违法积利,契外制夺,及非出息之债者”,政府应合理处置债权人;“或欠负公私财物,乃违约乖期不偿者”,政府则以刑罚相加。这表明,宋代政府( ) A. 干预一切公私债务 B. 极力维护债权人的权益 C. 民间债务纠纷众多 D. 重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5. 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借皇帝名义下令免刘朝、田诏死,内阁大学士刘一燝执奏: “诏等议诛久,无可雪,疏直下部,前无此制”,结果“帝不得已,下其疏于阁”。一燝复言: “此疏外不由通政司,内不由会极门,例不当拟旨,谨封还原疏。”魏忠贤一时也无可奈何。材料表明当时( ) A. 内阁成员清廉公正严明 B. 专制集权遭到了严重削弱 C. 社会矛盾极为尖锐复杂 D. 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6. 如表所示是1860年和1911年我国东北人口数量变化情况。这一时期东北人口的变化( ) 年份 辽宁人口数量/人 吉林人口数量/人 黑龙江人口数量/人 1860 3099800 329000 267630 1911 11205267 5538405 3220554 A. 折射出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 B. 减缓了列强侵占东北的进程 C. 主要得益于人口自然增长 D. 说明东北新政成就比较显著 7. 1934年11月,红军总政治部发布《关于争取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要求部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1935年印制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指出,“对于苗瑶等少数民族,主张民族自决、民族平等、与汉族工农同等待遇”。这说明当时的红军( ) A. 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B. 争取少数民族参加抗日 C. 落实瓦窑堡会议的精神 D. 重视壮大民主革命力量 8.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醒道:“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言论( ) A. 基于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终结 B. 表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完成 C. 是执政党的社会治理经验总结 D. 体现党的忧患意识和革命精神 9. 1953年,东北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的是像三字经一样的韵文体:“日月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