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2634

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7次 大小:8233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科,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5年9月)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2022版)》为指导。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指导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获得发展。 二、学情分析 全班40人,其中女生21人。经过上两个学年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较弱。学生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常不稳定,自制力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较差且与兴趣密切相关。在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在活动中要多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多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提升活动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包括:“第一单元 天气”“第二单元 水”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三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 天气”单元有8个教学内容,“第二单元 水”单元有8个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单元有8个教学内容,总计24个教学内容,各单元后设置了“科学阅读”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本册教材内容强化了工程实践环节。每单元通过“科技阅读”及“单元小结”链接传统文化(如节气谚语)与科技史案例。本册教材通过“测试过山车”“分离混合物”等任务,要求完整经历“设计验证-改进”流程。在“天气的影响”中引用《管子》农事谚语,关联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强化传统文化渗透的教育。展示了实验操作警示图标(如加热防护手套图示),强化了安全意识教育。采用“探究档案袋”(含实验记录、模型草图、小组互评)评价方式,弱化分数评价。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气温、降水、风力等天气要素的测量方法,理解天气对人类及动植物的影响。 2.识别常见天气现象,建立长期气象观测习惯,分析季节变化规律。 3.理解水的三态转化过程(蒸发、沸腾、结冰、融化),探究溶解现象及混合物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 4.建立物质变化可逆的概念,认识水循环与自然资源的关联。 5.描述物体位置与运动方式(直线/曲线),对比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坡度、能量)。 6.探究实践: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科学探究活动,熟练使用常见科学工具。 6.态度责任: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措施 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6.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7.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六、教学进度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2025年9月)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09.01—09.07 1.我们关心天气 2 09.08—09.14 2.认识气温计;3.测量气温 3 09.15--09.21 4.测量降水量;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