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272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学案 (2)

日期:2025-10-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632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
  • cover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自然灾害的定义、内涵、形成条件, 出卷网学会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个方面来描述自然灾害; 2.掌握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的危害及其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自主学习】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 造成的 出卷网 、 、 、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 ;二是要有_____。 2.自然灾害系统 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个方面共 出卷网同组成了自然灾害系统。其中,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____ _ _____、_____ _____和_____ _____三者的共同作用。 【自主学习2】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情的大小通常以_____为衡量标准,如_____、_____、_____等。 (一)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能给人体造成死亡、伤残等生理伤害。同时还会造成_____和_____伤害。其中对人类 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后果,因此人是防灾救灾中的首要防救对象。 (二)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还对作物、牲畜、林 出卷网木、房屋、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_____。通常灾情报告中针对_____进行统计,这是各级部门减灾的重要依据。除了直接的财产损失,自然灾害还造成一些间接影响,灾情还应计量_____,包括社会失稳。 阅读P4四幅图。本组图从受灾体的角度,说明不同受灾体常以哪些受灾方式受到哪些自然灾害的损害 (三)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灾情特点 自然灾害还会对_____造成破坏。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_____性和_____性,通常需要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被认识到,但它们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往往更_____。 2、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 属性 被破坏后情况 矿产资源等 非可再生 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水资源 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 大气资源 生物资源 可再生 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绝后,就永远消失而不会再生 土地资源 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土壤破坏、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 (四)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1、差异性的表现(分析图1.8) 2、社会发展水平对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决定了受灾体的经济含量,另一方面还决定了受灾体抵御灾害的能力。这两方面都影响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高低。 【知识框架】 出卷网 【课堂训练】 【知识点1】1.下列事件或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2004年12月1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发生地震 B.2003年,我国广东、北京等省发生“非典” C.2005年11月,松花江甲基苯污染 D.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知识点2】2.自然灾害情况的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三者共同的作用。据此完成(1)~(4)题。 (1)孕灾环境包括( )。 ①大气圈 ②岩石圈 ③水圈 ④生物圈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属于致灾因子的是( )。 ①洪水 ②山崩 ③地球表层 ④自然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导致灾情、构成自然灾害的有( )。 ①致灾因子作用于受灾体并造 出卷网成危害和不利影响 ②海底火山喷发于无人荒岛 ③山洪暴发冲毁桥梁 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使数以百万计的居民患上严重的放射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导致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 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 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那海沟 【拓展训练】 1781年冰冰岛拉基山火山喷发,其 出卷网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解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