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章末复习课 地理 学习目标 ①通过实例,说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与价值。 ②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③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④运用图文资料,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⑤结合实例,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学习重难点 1.说明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3.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环境问题的危害。 重点 01. 1.人类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2.说明自然资源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 难点 02. 知识体系构建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供给服务 调节服务 文化服务 支撑服务 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概念 分类 属性 产生机制 数量特征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空间分布特征 质量特征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的危害 影响因素 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类 型 损害自然环境服务功能 自然环境供给服务的表现是提供自然资源 一、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复习课讲授 【知识梳理】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作用和价值、不合理利用的后果 类型 作用和价值 不合理利用的后果 相互关系 供给 服务 一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空间;二是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如食物和水等自然资源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 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其中,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调节 服务 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化解 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导致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完全得到净化 文化 服务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非物质收益,包括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等,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文化服务功能降低,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支撑 服务 包括养分循环、光合作用、水循环、土壤的形成等,其对人类利用来说是相对间接的,却是自然环境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状态必不可少的服务功能 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受到损害,有可能打破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甚至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自然环境的供给和调节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2022·浙江1月卷)下表为我国某研究机构发布的农田、湿地、森林、草原四种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数值越大表示生态服务价值越高。据此完成1~2题。 1.表中①至④依次是( ) A.农田、湿地、森林、草原 B.森林、农田、湿地、草原 C.森林、草原、农田、湿地 D.草原、湿地、森林、农田 2.湿地开发利用中,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明显的是( ) A.休闲垂钓 B.滩涂观光 C.移植红树林 D.水稻田养蟹 【典型例题】 生态服务功能 ① ② ③ ④ 调节气候 2.7 0.9 0.9 17.1 涵养水源 3.2 0.8 0.6 15.5 净化水中污染物 1.3 1.3 1.6 18.2 保护生物多样性 3.3 1.1 0.7 2.5 C C (1)指出洞庭湖地区引进黑杨树的原因。 (2)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会相互冲突。大面积种植黑杨树对洞庭湖地区生态产生了破坏,说明主要损害的自然环境功能。 【合作探究】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黑杨树具有生长快、吸水多的特点。其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被引进并大面积种植于洞庭湖地区,但其根系发达,加快了湖区泥沙淤积速度,降低了湿地行洪能力;成林后会造成湿地植被群落衰退乃至大面积死亡,造成物种单一的“绿色荒漠”景象,使得湖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地生态会遭受极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