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6018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村晚》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13510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村晚,PPT,23张,课件,三首
  • cover
(课件网) 古诗三首 1 村 晚 《村晚》 作者:雷震 作者简介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自学古诗 学习古诗的方法: 借助注释; 联系古诗猜想意思;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想象; 想象画面时加入动作、心情,体会作者的感受。 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村晚》 能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 利用注释、联系生活实际和插图理解诗意。 生字生词 漪 yī 书写注意: 左中右结构,中间为“犭”,注意不要写错。 诗题检测 判断: (1)《村晚》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雷震。( ) (2) 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夜晚的景色。 ( ) × × 傍晚 明诗意 请大家自由读古诗,采用借助注释、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小组交流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意。 读一读 bēi yī 池岸。 水中的波纹。 随口。 陂 漪 腔 信口 曲调。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草满池塘水满陂” “池塘”和“陂”你是怎么理解的? 池塘:池子的堤岸。 塘:堤岸。 陂:指池塘。 “山衔落日浸寒漪” “衔”是什么意思? 衔:用嘴含,叼。 描绘了乡村傍晚的美丽景色。池塘里长满了青草,水面涨满,山峰衔着落日,倒映在寒冷的水波中,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晚景。 这两个字运用得非常好。“衔”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日薄西山、欲落未落的状态;“浸”字生动地描绘出青山、落日倒映水中,与涟漪融为一体、摇曳闪烁的美丽景象。 “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与“浸”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小草悄悄地从土里( )出了嫩绿的小脑袋。 2、小鸟在枝头欢快地( )。 3、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 )。 探 唱歌 点头笑 读一读,写一写,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完成句子。 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腔 信口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乡村的晚景多美啊!———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自在呀!———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悠闲自在 轻松愉悦 描绘了牧童在傍晚时分骑在牛背上,随意吹奏短笛的场景。牧童归家时,悠然自得地横坐在牛背上,吹着没有固定曲调的短笛,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悠闲和自在。 《村晚》这是一首 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农村晚景图, 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村晚》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农村夏日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表达了作者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课文主旨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横牛背 信口吹 课文结构 村 晚 幽雅美丽 景色美丽 悠闲自在 无忧无虑 1、你知道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这三首诗吗?( ) A.赞颂 B.深情 C.愤怒 2、朗读这些三首诗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呢?( ) A.平淡 B.激昂 C.喜悦 A C 课后作业 背诵《村晚》。 这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都很美,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有趣可爱,古代田园生活的和谐幸福。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