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7332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圆锥曲线与方程3.1.1椭圆的标准方程 课件(共50张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4623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方程,3.1.1,PPT,50张,课件,标准
  • cover
(课件网) 苏教版2019高二数学(选修一)第三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3.1.1 椭圆的标准方程 1.理解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重点) 2.掌握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重点) 3.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标准方程解决相关问题.(难点) 学习目标   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当平面经过圆锥的顶点时,可得到两条相交直线;当平面与圆锥的轴垂直时,截线(平面与圆锥面的交线)是一个圆.   当改变平面与圆锥轴的夹角时,观察截线的变化情况,并思考:   ● 用平面截圆锥还能得到哪些曲线?这些曲线具有哪些几何特征? 情景导入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设椭圆C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F1,F2,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c,椭圆上任意一点 P到F1,F2 的距离之和为2a(2a>2c). 如何求椭圆C的方程? P F1 F2 新知探究 以F1,F2所在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则F1,F2的坐标分别为(-c,0),(c,0). 步骤一:建立直角坐标系. x y O P F1 F2 步骤二:设动点坐标. 设椭圆上任意一点P的坐标为(x,y), 步骤三:列等式. 根据椭圆定义知:PF1+PF2=2a, 步骤四:代入坐标. 即              .        步骤五:化简方程 两边再平方,得 a4-2a2cx+c2x2=a2x2-2a2cx+a2c2+a2y2, 整理,得 (a2-c2)x2+a2y2=a2(a2-c2). 移项,得  . 两边平方,得 整理得 步骤五:化简方程 因为a2(a2-c2) ≠0,所以两边同除以a2(a2-c2) ,得 又因为a2-c2>0,所以可设a2-c2=b2(b>0),得         (a>b>0). 由上述过程可知,椭圆上的点的坐标(x,y)都满足上面这个方程.可以证明以上面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x,y)都在已知的椭圆上. x y O F1(0,-c),F2(0,c); PF1+PF2=2a; (x,y)   怎样推导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如何根据标准方程,判断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 (a>b>0) (a>b>0) P(x,y) P(x,y) 椭圆的焦点位置可由方程中x2与y2的分母的大小来确定,焦点在分母大的项所对应的坐标轴上. F1 F2 M x y O F1 F2 M x y O (x,y)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以上两种方程都叫作椭圆的标准方程(standard equation ofellipse),其中b =a -c 定义 焦点位置 图形 方程 特点 共同点 不同点 F1 F2 M x y O F1 F2 M x y O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概念归纳 例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1(-3,0),F2(3,0),椭圆上一点P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课本例题 【变式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F1(-1,0),F2(1,0),椭圆上一点M 到F1,F2的距离之和为4,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 课本例题 A 【解析】解:(1)根据题意,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F1(0,-2),F2(0,2),即c=2, 例3.将圆x2+y2=4上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半,求所得曲线的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课本例题 典例剖析 题型一:根据椭圆方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1)若方程 表示椭圆,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9,25) B.(-9,8)∪(8,25) C.(8,25) D.(8,+∞) (2)若方程x2-3my2=1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归纳总结 根据椭圆方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二: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 典例剖析 思路分析(1)由|PF1|+|PF2|是定值,求|PF1|·|PF2|的最大值,可考虑用基本不等式;(2)求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可考虑用定义|PF1|+|PF2|=2a及余弦定理先求|PF1|·|PF2|,再考虑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面积. 即122=|PF1|2+|PF2|2-|PF1|·|PF2|. ∵|PF1|2+|PF2|2=(|PF1|+|PF2|)2-2|PF1|·|PF2|, ∴122=(|PF1|+|PF2|)2-3|PF1|·|PF2|, ∴122=202-3|PF1|·|PF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