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单元综合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huà zhóu pù shài yuè pǔ qín xián wén máng sī lǚ chún shú qín jiàn 二、给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3分)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 ) A.擅长 B.好 C.容易 D.熟悉 2.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 ) A.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B.众多 C.声音响亮 3.今乃掉尾而斗。 ( ) A.回;转 B.互换 C.摆动,摇 三、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5分) 宁静 平静 幽静 激动 打动 感激 同情 可怜 《月光曲》一文写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贝多芬在( )的小路上散步时,心情是( )的。当他走近茅屋,听了兄妹俩的谈话后,被他们相互体贴的深情( )了。当他走进茅屋,看到兄妹俩十分贫穷,而姑娘又是个盲人,心里充满了对盲姑娘的( )。当他弹完一首曲子,感到遇到了知音时,心情非常( )。因此,他决定再弹一首。 四、补全下列词语,并选择合适的填空。(7分) 黄钟( )( ) 画( )点( ) 栩栩( )( ) 笔走( )( ) 巧夺( )( ) 余( )绕( ) 1.上述词语中, 形容歌声优美,耐人寻味; 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2.他很喜欢捏泥人,而且捏出来的泥人个个 。(选词填空) 五、选择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6分) 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 ) A.这两句话主要表现这家人很穷,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凄凉。 B.在月光的照耀下,破旧的茅屋也显得有诗意,这样的美,使得贝多芬产生了创作灵感,贝多芬也同情这对兄妹,于是再弹了一曲。 C.写月光的环境描写和贝多芬弹琴没有关联,可以去掉这里环境描写的内容。 2.①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②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 A.两句话都用来表明作者对京剧表演方式的评价。 B.两句话都强调了京剧表演重虚轻实的艺术特点。 C.两句话都引用了俗语或古诗来表达作者的观点。 D.两处画线部分可以交换位置而不影响原句意思。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改为陈述句) 2.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改为转述句)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翻译成现代汉语) 4.兄妹俩被巧妙的琴声陶醉了。(修改病句)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书戴嵩画牛》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 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2.《月光曲》一文既表现了贝多芬 ,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靠丰富的想象力,还要依靠 。 3.《京剧趣谈》一文通过介绍京剧中“ ”和“ ”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于京剧的 之情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 。 八、阅读理解。(25 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霎时间”表示时间极短,请你也写出几个类似的三字词语。(3分) 2.请用“ ”在文段中画出人物想象的内容。(1分) 3.按要求填写。(6分) (1)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