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第三章 圆 3.1 圆 小学阶段你学习了圆的哪些知识? 本章我们将学习圆的哪些知识?运用哪些方法?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请同学们动手画一个圆,体会圆的形成过程。 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 圆可以看成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定点就是圆心,定长就是半径.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认真阅读课本65页第3-5段和课下注释,对照图形理解: 1、什么是弦?什么是直径? 2、什么是弧?什么是半圆? 3、什么是等圆?什么是等弧? 如图所示: (1)圆中的线段AB是 ,线段CD是 . (2)线段AB和线段CD有什么关系 (3)点A,B之间的部分是什么 点C,D之间的部分是什么 (4)弧有几种类型 怎么样区分呢 (5)如何理解等圆和等弧的概念 如图所示,☉O是一个半径为r的圆.若在平面内任取一点,这点与圆有什么位置关系? 点在圆上 d_____r 点在圆外 d_____r 点在圆内 d_____r = > < 若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你能用r与d的大小关系刻画它们的位置特征吗 【做一做】 设AB=3 cm,画图说明满足下列要求的图形: (1)到点A和点B的距离都等于2 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2)到点A和点B的距离都小于2 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1.下列说法中,结论错误的是 ( ) A.直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B.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C.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 D.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条弧,这两条弧可能是等弧 2.若☉O的半径为5 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4 cm,那么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A.点A在圆外 B.点A在圆上 C.点A在圆内 D.不能确定 3.如图所示,☉O的半径为4 cm,∠AOB=60°,则弦AB的长为 cm. 4.线段AB=1.8 cm,作满足下面要求的图形. (1)到点A和点B的距离都小于1.1 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2)到点A的距离小于1.1cm,到点B的距离大于1.1 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1)如图,点P是☉O内一点,在☉O上找一点A,使得PA最小;在☉O上找一点B,使得PB最大; (2)如图,点P是☉O外一点,在☉O上找一点C,使得PC最小;在☉O上找一点D,使得PD最大。 基础题:68页习题3.1第2、3题 拓展题:已知点P是非圆上的一点,若点P到圆上的点的最小距离是4cm,最大距离是9cm,则该圆的半径是多少? 挑战题: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5, 点O是AB的中点,点P是BC上的动点, 将△POB沿PO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 B',求CB'的最小值。 1、《易经》 “天圆地方” 2、《墨子》 “圆,一中同长也” 3、《九章算术》“圆田……术曰:半田半径相乘得积步” 4、《周髀算经》“环矩以为圆” 5、 祖冲之 圆周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