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70908

5.1 天气与天气预报 教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1228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天气,天气预报,教案,2025-2026,学年,教版
  • cover
第一节《天气与天气预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天气差异,培养学生对不同地理区域天气特点的认知能力。 2.综合思维:综合考虑天气的各种要素,如气温、降水、风向、风力等,理解天气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3.人地协调观:深刻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关系,树立人类应适应和保护天气环境的观念培养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4.地理实践力:熟练掌握基本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能进行持续的天气观测和数据记录,能够解读和应用天气预报资料,对本地天气变化进行简单预测,并能根据天气合理安排生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清晨,当你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远足郊游或长途旅行,你最关注的又是什么? 讲授新课 知识一.天气 1.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 2.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3.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知识二.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1.天气预报: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帮助我们预先做好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的准备,但不能知道那里某一天的天气状况。要了解具体的天气状况,须关注天气预报。 2.卫星云图: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卫星云图等气象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等。 课堂总结 本节课围绕 “天气与天气预报” 展开学习,我们明晰天气是短时间内大气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状况,具有多变性,如晴天可能转瞬暴雨 。通过气温、降水、风力风向、云量等要素可描述天气 。认识常见天气符号,像晴、多云、雨、雪等,能助我们读懂天气预报 。现代天气预报借助气象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收集气压、气温、湿度、风速等数据,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后得出 。不同天气对生活影响巨大,晴天适宜出行游玩,暴雨会致洪涝阻碍交通 。我们要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应对,趋利避害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天气与天气预报》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天气概念、特点,学会识别天气符号与解读天气预报,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此外,对天气预报制作原理的实践探究较少,学生理解浮于表面,今后应增加实践活动,如校园简易气象观测,助力学生深化知识理解,提升教学效果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