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25.忆读书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忆读书》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全文以“忆”为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地告诉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深度有限,部分学生对“好书”的筛选标准模糊,易受流行读物影响;同时,学生对“读书与成长”的关联缺乏系统思考,对冰心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如章回小说特点)认知不足。教学中需通过冰心对不同书籍的评价对比,启发学生辩证看待作品质量,结合自身阅读体验理解“好书”的标准(如真情实感、人物生动),并渗透以书为友、以读促思的价值导向。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树立“开卷有益”的思想,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与合作探究的精神,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②语言运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掌握文中丰富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③思维能力:理解作者各阶段的读书生活及读书感受,联系实际思考自身读书体验。 ④审美创造: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思政元素: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与价值,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树立“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积极人生观,增强对优秀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多音字。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练习快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引导:用上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下列文字和图片,猜猜他是谁。 2.(1)出示词语,猜人物名称:诸葛亮。 (2)出示关键信息,猜两位武将的名字:关羽、林冲。 (3)出示描写片段,猜人物名称:贾宝玉、林黛玉。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和这几本名著有关,(板书课题) 4.指导补充作者简介。 冰心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她是怎么读书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究一下吧! 1.根据信息猜人物名称。 2.猜人物 3.齐读课题 4.生介绍作者 冰心(1900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图片导入,提取信息,通过展示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的文字,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名著中人物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兴趣,为后文学习冰心奶奶读名著的经历作铺垫。 教学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检查字词,纠正读音 2.浏览课文,找出写冰心读书感受的语句。 引导: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读书是一种快乐) 3.师引导 (1)引导:本文主要内容是冰心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的感悟。如果想知道作者的读书经历,以及作者判断好书的标准,需要提取、整理哪些内容呢? (2)师指导点拨 4.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5.小结:通过圈画梳理信息,我们发现作者回忆了自己———(引导学生回答)童年、十二三岁、中年、1980年后(老年)的读书经历,也就是一生的读书经历。 1.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默读课文,圈出写冰心读书感受的语句。梳理作者的读书经历。 3.小组合作学习,谈论交流 (1)借助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的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