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部编版(RJ) 四上 新教案 16 麻 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无可奈何”等17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4.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逐步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 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教学难点】 1.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2.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事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嗅、奈”等6个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无可奈何”等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部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板书:麻雀)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出示课件1:先自读课文,弄清楚有几个角色 弄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 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课件2,提示: 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后,猎狗和老麻雀分别是如何做的 猎狗:张开大嘴 露出牙齿 愣住 向后退 老麻雀:飞下来 掩护 准备搏斗 2.出示课件3:根据刚才的讨论,从文中找出具体写猎狗和老麻雀的做法的语句。 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出示课件4,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 其中第1~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内容。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课件5,会认字“嗅、奈、拯、嘶、哑、庞” “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都是口字旁。 提示:“奈” 是鼻音,“拯”是翘舌音,“嘶”是平舌音,“拯、庞” 是后鼻音。 2.书写指导。 出示课件6,会写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 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 “口”加“木”是“呆”; “掩”字“大”下面是“电”。 “幼”的第一个撇折较平,第二个撇折向右上倾斜。 “躯”中的“身”作偏旁时要变窄,撇画不出头。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词。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