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部编版(RJ) 六上 新教案 25 少 年 闰 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郑、拜”等12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 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4.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张照片呈现的生活瞬间。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课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学习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2.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感知语言的表现力,体会闰土的健康和可爱。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如“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照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 3.体会文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并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 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我”和闰土是主仆关系。)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1:课文内容。 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羞()、窜()。 (2)正音:猹(chá)、正(zhēng)、弶(jiàng)、秕(bǐ)。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的是这个人的哪方面呢 (外貌) 2.出示课件2:自学提示。 闰土长什么样子 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有什么特点 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自学交流) 3.学生汇报画出的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出示课件3、4: (1)第1自然段:(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2)第4自然段: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将“紫色的”换成“苍白的”“蜡黄的”等词语,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 (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板书:年少 健康 天真 活泼) 设计意图: 教会学生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方法。 (3)出示课件5:看插图,体会瓜地里的闰土的特点。 引导学生想象第1自然段描绘的画面。 同学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晚上)当时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 (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 (碧绿的西瓜)什么样的银项圈 (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美妙世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其间有一个少年”,“其”怎么讲 (课文中指西瓜地) 四、拓展。 1.学生拿出手中的照片,依照课后117页小练笔的要求,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 2.抽取两三个学生来说一说,课后继续完成。 设计意图: 及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外貌、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