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延安,我把你追寻 24 部编·四年级上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那这个地方又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趣味导入 1.初读全诗,找出韵脚。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3.文中多次提到“追寻”,说说是在追寻什么。 4.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延安精神。 整体感知 延 昔 yán xī 笋 茅 sǔn máo 读准字音 炕 媚 kàng mèi 旦 dàn 读准字音 祁念曾,出生于1946年12月,笔名祁星,河南洛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诗集《春天的歌》《人生之恋》《站立的河流》,散文集《红烛之歌》《宝鸡漫游》《岁月如歌》等。 课文感知 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着重讲了哪几个地方? 延河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 课文感知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撅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延安,/我把你/追寻 · · · · 课文感知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 · · · 课文感知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 · · · 课文感知 想一想:诗歌可以分为几大节,分别讲了什么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大节: 第1、2节:写人们追求延安精神。 第3、4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5、6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课文感知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比喻 课文感知 我们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延安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它。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撅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有什么具体所指? 课文感知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讲“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 课文感知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课文感知 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三五九旅的。讲“开荒的撅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撅头, 课文感知 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例如1942年5月,在中央办公楼的会议室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1945年4月,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著名报告。“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课文感知 诗人在追寻什么 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 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文感知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