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2231

八上14唐诗五首《黄鹤楼》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0734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上,唐诗,五首,黄鹤楼,教学课件,22张
  • cover
(课件网) 黄 鹤 楼 岳阳楼 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 你知道江南三大名楼吗 滕王阁 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 《腾王阁序》而著名。 黄鹤楼 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诗词中的黄鹤楼 据说,唐朝大诗人李白经过武昌,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到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使李白赞叹不已。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唐代诗人,(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 作者简介 学习目标 1、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主要 内容。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准确流畅地背诵诗歌。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听读.朗读 重点字词 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空:只 返:返回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 川:平川、原野 历历:分明的样子 芳草:香草,古时常用于比作愁思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为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 首联: 翻译:仙人早已乘着黄鹤离开,这里只剩下了黄鹤楼。 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像。昔日仙人乘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借传说落笔,感叹物是人非.。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翻译:黄鹤一去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此漂浮。 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白云朵朵漂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样能骑上黄鹤,腾云驾雾,即刻回故乡。承上联进一步写岁月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人生短促,世事茫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描绘了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黄鹤楼上放眼望去,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鹦鹉洲绿油油的草儿长得极其茂盛。 眼前的风景如此迷人,但作者觉得“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自己家乡此时比这更美,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翻译: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芳草碧绿长满鹦鹉洲。 太阳快下山了,在黄鹤楼上哪里能望到故乡?只觉得眼前的汉水滚滚,烟波浩渺,使人更生思乡之愁。 本句借景抒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抒发漂泊思乡之情。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黄昏中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烟雾笼罩的长江更是激起思乡的哀愁。 1、中心(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2、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为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 第一个“空”有“只,仅”的意思, “昔人”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第二个“空”有 “徒然”的意思,表达作者对人事苍茫,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漂泊异乡的惆怅之情。 3、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4、五、六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眼前的风景如此迷人,但作者觉得“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自己家乡此时比这更美。运用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