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699107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百家争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素养进阶单元任务整合与落实课件(共28张PPT)+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7次
大小:8477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单元
,
任务
,
学案
,
PPT
,
28张
,
课件
(
课件网
) 第二单元 百家争鸣·中华传 统文化经典研习 素养进阶 2 单元任务整合与落实 任务一 辨识虚词,夯实基础 古代汉语的虚词系统,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之”“乎” “者”“也”“而”“以”“其”“于”等常见虚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广泛,有着丰富的意义和用法。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常见虚词,有助于培养文言语感,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小组分工合作,找出上面列举的虚词在本单元课文中的用例,以卡片或表格的形式,整理、归纳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任务阐释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其中,“文中的”这一限制条件表明,高考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虽然文言虚词的意义较多,用法灵活,但是考生如果能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抓住重点和难点,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就能正确答题。另外,考生要立足教材,结合经典例句,进行归纳整理,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文言虚词的推断技巧 方法指导 句意推 断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来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即根据文章的上下文,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代入推 断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几乎所有的意义和用法,但不知道它在某个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那么我们可以把它的每个意义和用法都代入到这个句子中来试一试,如果某个用法和意义讲得通,那么它就可能是这个意义和用法。 语法推 断法 文言文中讲究句子对称,在一些文言文尤其是骈体文中,一般来说处于相同位置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大致相同。我们可以由上一个句子中同位置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断下一句话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看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么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可能相同。 标志推 断法 有些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具有特殊的标志。比如判断句中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中的“见”“于”“见……于”等。其意义和用法是固定的,只要找出它的标志,就能知道它的意义和用法了。 2.结合课文,整理虚词用法,完成下表。 虚词 课文例句 用法及意义 (1)而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任重而道远 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就有道而正焉 ⑤知止而后有定 ⑥人而不仁,如礼何 ⑦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⑧死而不亡者寿 连词,表并列,并且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顺承,就 连词,表顺承,然后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假设,如果 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 连词,表转折,却 虚词 课文例句 用法及意义 (1)而 ⑨故亏父而自利 ⑩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2)之 ①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②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③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④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连词,表目的关系,为了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因果,因而 连词,表并列,不译 第三人称代词,它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助词,用于调整音节,无实义 虚词 课文例句 用法及意义 (3)于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以 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②《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③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④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 ⑤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介词,用于引出对象,可不译 介词,在 介词,从 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给 介词,把 连词,用来 介词,因为 介词,凭借 介词,用 虚词 课文例句 用法及意义 (5)者 ①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②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③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 (6)以 ①贼其君者也 ②其“恕”乎 代词,用于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故都的秋 同步精选练(含答案)(2025-09-19)
黑龙江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9)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9)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9-18)
7.《兼爱》课件(共4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9-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