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9546

4.解决垃圾问题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2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2654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解决,垃圾,问题,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3.4《解决垃圾问题》 课题 解决垃圾问题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5 教材 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环境与我们》单元的第4课,主要让学生感知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垃圾。本课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直接提出“怎样解决垃圾问题”。第二部分———探索,安排了四个活动。活动1,讨论“什么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都到哪里去了?”,从垃圾的源头、种类、质量、最终去向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也是“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的原由。活动2,家庭生活垃圾统计,教材安排了一个估算活动,估算全班、全校,乃至所在城市一天的生活垃圾的总量。教科书还提供了世界各地区每年垃圾的产生量柱状图和“越来越多的垃圾”文字资料,进一步证实生活垃圾数量庞大。根据班级记录表,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名称写在卡片上,模拟对垃圾进行分类。活动3,了解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国际上通用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活动4,说一说对于解决垃圾问题,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第三部分———研讨,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垃圾分类有什么意义?”,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特点,有一些垃圾的某些部分具有再利用的价值,但只有分类的垃圾才能被合理利用。第二个问题“我们还能想到哪些减少垃圾的方法?”,这是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会说出他们尝试过的其他方法。第四部分———拓展,让学生做一个堆肥箱。 学情分析 每个学生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丢弃垃圾,但对于“垃圾里有些什么”“垃圾问题有多严重”的认识是模糊的。垃圾处理不当,会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耕地污染等。处理大量的垃圾是非常困难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想办法减少垃圾的产生。教科书插图提供了几个例子,都是学生生活中可以实践和体验的,这是减少垃圾总量的最有效的措施。垃圾分类是有效处理垃圾的基础,要让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并指导家长进行垃圾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人们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2.知道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知道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调查统计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的质量和种类。 2.经历垃圾的分类分装、回收利用的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 2.关注垃圾的去向。 3.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的产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调查垃圾问题,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难点: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提前布置各项调查任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空堆肥箱和安放场地。 流程 教学设计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提前几天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拍摄住处附近的垃圾堆放点的照片。)展示学生课前拍摄的垃圾堆放点的照片,引导学生介绍照片拍摄的地点,说一说拍摄时的情况和感受。(预设:我是在街边的垃圾堆放点拍摄的,那里的垃圾堆放杂乱,味道很大,严重影响了街道环境。) 2.展示:出示多张垃圾堆和垃圾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垃圾问题对环境的影响。 3.揭题: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已经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怎样解决垃圾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板书:解决垃圾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拍摄任务并展示学生拍摄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垃圾的数量之多,对环境的影响之大,体会垃圾问题与每个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调查垃圾问题 1.过渡:要解决垃圾问题,我们先要了解垃圾:什么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都到哪里去了?(教学提示:提前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