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世界的地形 一、教学分析 核心素养: 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区域认知) 重点难点: 1.了解陆地主要地形分布。 2.了解海底主要地形分布。 3.了解世界地形分布大势。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视频展现各地文明的山峰和湖景。 知识点一 陆地主要地形分布 思考: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提示:陆地表面高低起伏,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类型。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五种地形的图片。 提问:看世界陆地地形图,找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南极大陆,并归纳其地形分布特点。 讲授讲解,提炼归纳 通过对比的方式讲解各种地形的特征。 提示:①亚欧大陆: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中间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四周有丘陵和平原,地势起伏大。 ②非洲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起伏不大,地形以高原为主,中部刚果盆地地势较低,山脉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 ③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均大致呈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单元,即大陆中部是平原,东部两侧为山地或高原。 ④南极大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主要的地形类型为高原,整体地势中部略高、四周低。 思考;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世界陆地地形的分布范围。教师展示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寻找各地的具体位置。 提示:①山脉: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两岸的南北向地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东西向地带。 ②平原: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地区和沿海地区。 ③高原:四周多被山地或陡崖环绕。 ④丘陵:多分布在山地或高原向平原过渡的地区。 ⑤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环绕。 知识点二 海底主要地形分布 讲授讲解,提炼归纳 通过展示海底地形示意图进行讲解: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并被海水覆盖的部分,坡度平缓,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 大陆坡: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急剧变陡的斜坡,水深一般不超过3000米,其面积约占海底总面积的15.2%。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大洋底的过渡地带。 大洋的主体。其面积约占海底总面积的77.2%。大洋底地形复杂多样,主要有洋中脊、海盆、海沟、岛弧等。 海盆:指大陆坡以下、海洋底部外形近于圆形或椭圆形的巨大凹地。 洋中脊:伴有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巨大海底山系,常分布在大洋中心部位,大致呈南北走向。 海沟: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底狭长形凹地一般紧依岛弧或大陆沿岸山脉的外侧,如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等。 岛弧:呈弧形排列或弧形伸展的岛屿或群岛,分布于大洋边缘,向海的外侧常伴有很深的海沟,如千岛群岛等。 知识点三 世界地形分布大势 展示世界地形图、陆高与海深对比图,思考:世界地形分布大势的特点。 ①海洋面积超过陆地。 ②海洋平均深度远超过陆地的平均高度。 ③海底地形起伏比陆地更大。 三、板书设计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世界地形的分布知识,还理解了地形形成的背后原因。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地理环境,为后续学习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与地形的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结合地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做到图文结合,加深对世界地形分布大势的理解和记忆。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