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3682

【情境化教学】7.我们爱分享 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2881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一年级,法治,道德,2024,情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我们爱分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爱分享》是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一 起长大》中的一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相处、互相帮助、共同成长,而这一课侧重于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明白分享能带来快乐和友谊,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和行为。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简单的故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展现了分享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如分享食物、玩具、故事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分享的含义和意义。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幼儿期向儿童期过渡的阶段,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但同时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对物品的占有欲较强。在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已经有过分享的经历,但对于分享的意义和价值理解并不深刻,分享的行为也大多是出于本能或在成人的引导下进行,缺乏主动分享的意识和习惯。因此,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分享,在行为上学会主动分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含义,知道分享的多种形式,如分享物品、分享快乐、分享经验等。学会用语言和行动表达自己的分享意愿,掌握一些基本的分享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分享的过程,提高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体会到分享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 生主动分享的意愿。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分享的习惯,将分享内化为一种 自觉的行为。 教学过程: 分享的“魔力” 1、导入新课: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个神秘的小盒子)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一些特别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 学生:(纷纷回答)想! 教师:那老师先不告诉你们,不过老师可以给你们一点小提示,这些东西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惊喜哦。但是呢,在打开盒子之前,老师想先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东西或者事情,是你和别人一 起分享后,会让你觉得特别开心的呢 请几位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神秘小盒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 欲望。同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分享的经历,初步引出分享的话题,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2、教师出示课件:有一个魔法师, 他有神奇的魔法: 可以把一个人的快乐, 传递给大家; 把一个人的办法, 变成大家的办法。 教师出示绘本故事———《不许碰,这都是我的》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在生活中,你有没 有因为和别人分享而感到快乐的事情呢 分享除了能让我们感到快乐,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去分享阅读“魔法营”看看吧! ①各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在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②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发言,分享小组内讨论的故事和感受。 ③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分享不仅能让自己快乐,还能让别人快乐,能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让我们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等。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分享的意义,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体会分享带来的快乐和其他好处,从 而激发学生主动分享的意愿。 在“分享阅读”魔法营里,你发现了分享阅读隐藏着什么魔力吗? 教师: 为什么他们能快乐的在一起呢?同学们!和同桌一起说一说自己的分享经历吧! ①当小朋友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主动邀请他加入游戏,大家一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