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让我自己来整理》以“整理”为抓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帮助学生动手动脑,尝试自主整理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养成有序归类、整理的好习惯,学会排序整理、定时整理、归位整理等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成美好的德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各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以及各种玩具,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对于他们这一代的孩子来,很多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玩完玩具,做完作业……都有大人帮他们整理、打点。在物品使用过后如何有序地进行归类和整理,他们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与行为训练,因此需要教育和强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伙伴”。 2.学习整理的方法,分类整理、排序整理、定时整理、归位整理等。 3.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意识到乱摆放物品、不会整理带来的麻烦,产生要学会整理的想法。 2.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教学过程: 一、“小伙伴”见面会 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想知道他们是谁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小伙伴吧! 1.生活伙伴。 (1)出示谜语1:两个小口袋,天天贴身带,如果带一只,就把人笑坏。(袜子) (2)出示谜语2:小小船儿一对,坐着客人十位,白天忙着赶路,晚上靠岸休息。(鞋子) (3)你能从自己的身上找出它的同伴吗?(衣服、鞋子、裤子……) (4)像这一类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伙伴”,我们就把它们称为“生活用品”。有了这些衣服、裤子,我们的身体不冷了,有了鞋子、袜子,我们的小脚走起路不疼了,这些小伙伴每天都陪伴着我们,让我们的生活更温馨。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的活动方式进入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习积极寻找身边的“同伴”,从而引出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让学生了解这些生活用品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是我们的“好伙伴”。 2.学习伙伴。 (1)出示谜语1:圆头圆脸圆屁股,没骨没肉没双腿,一打一跳乱蹦跶,肚里有气不能出。(皮球) (2)出示谜语2: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笔墨书本帮我拿, 可我还得背它走。(书包) (3)出示谜语3: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全靠它, 就是不会把歌唱。(铅笔) (4)像这一类“小伙伴”,我们就把他们称为“学习用品”,也是我们的———学习伙伴。 (5)小组讨论:找一找你身边还有哪些学习伙伴,它们还能帮哪些忙呢,和你身边的小伙伴们说一说。 预设: ①铅笔可以帮我写字,每次我用铅笔写出漂亮的字,都会得到老师的夸奖。 ②我的学习用品里少不了橡皮,每次我有字写错了,都要请它帮忙。 ③我很喜欢我的童话书,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我每天睡前都要看,它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呢。 哇,小朋友们的学习伙伴可真不少呀。现在小朋友们在电脑前听老师讲课,电脑也成为了我们的学习伙伴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自然引出学习中的“伙伴”———学习用品,并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到学习用品对我们学习上的帮助。 玩具伙伴。 (1)小朋友们,平时有哪些玩具小伙伴陪你一起玩呢?能和我们一起分享吗? (2)学生反馈。 (3)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迫不及待想和你分享他们的玩具了,你听——— ①这是我过生日那天妈妈送的芭比娃娃,她是我最好的伙伴,我每天都要和她一起玩耍、一起睡觉。 ②这个乐高玩具是我取得好成绩爸爸奖励我的,玩乐高可以锻炼我的动手能力,我可喜欢了。 ③我最喜欢下棋,爷爷就给我买了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