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4667

第2单元第2课《数据整理与分析》教案【湘科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1915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2课,数据整理与分析,教案,科版,信息科技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数据整理与分析》教学设计 课题 数据整理与分析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意识到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学会从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培养对信息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计算思维:运用排序、筛选、删除重复项等操作,通过这些操作学会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实践掌握数字化技能,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信息社会责任:在处理数据时需遵守相关规范,培养信息伦理意识,理解自身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排序、筛选等功能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 教学难点 理解并根据研究主题准确判断和处理无效数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2.2课 数据整理与分析班长竞选投票结束后,老师统计各候选人的得票数。通过比较,体育委员选出班上50米跑成绩最好的男生和女生。统计同学们每周课外阅读时间,评选阅读之星。妈妈每个月统计家庭各项开支情况。 课程新知导入。 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本课研究内容。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体验探索网络调查问卷发布后,同学们陆续完成了问卷的填写。体育委员登录网站在线查看答卷,并将答卷数据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细心的他发现,答卷数据中存在一些问题。1.仔细观察,上图中的数据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存在问题:1.重复数据:例如“222.244.222.162、四年级(2)班、24、男、1.37、29”这条数据出现了多次,可能是某位同学重复提交了数据。2.无效数据:如身高为148米(正常四年级学生身高不会这么高)等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3.无用数据:“提交答卷时间”“所用时间”“来源”等列中的数据与研究主题(如体测成绩与锻炼习惯的关系)不相关。处理方法:1.删除重复项: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的“删除重复项”功能,以“班级”和“学号”为关键词来筛选重复数据并删除。2.删除无效数据:通过“排序”功能快速核查是否存在无效数据(如异常身高、体重数据),并用整行删除的方法删除无效数据。3.删除无用数据:选中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列(如“提交答卷时间”“所用时间”“来源”等列),右击并选择“删除”。2.登录网站查看答卷,看看本次调查共回收了多少份答卷?1.登录账号:点击页面右上角“登录”按钮,在弹出的登录框中输入账号密码,完成登录。2.进入“我的问卷”:登录后,在页面中找到“我的问卷”选项并点击,进入个人问卷列表页面。3.找到对应问卷:在问卷列表里,找到你要查看答卷数量的问卷,点击该问卷进入详情页。4.查看答卷数量:在问卷详情页中,找到“数据统计”或“答卷分析”板块,其中会显示回收答卷的具体数量。二、数据整理通过网络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通常数据量比较大,并存在重复数据、无用数据、无效数据等问题。可以将答卷数据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再做统计和分析。我发现数据表中有三条完全相同的数据,可能是某位同学重复提交了数据。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打开答卷,通过“删除重复项”操作可以将重复数据删除。为避免不同班级相同学号的学生数据被删除,应以“班级”和“学号”为关键词来筛选重复数据。“提交答卷时间”“所用时间”“来源”等列中的数据与研究主题不相关,属于无用数据,可直接删除。我们还可以修改列标题,使其更加简洁、清晰。填空题很容易出现填写错误或异常数据,如身高为13.5米:或体重为350千克等。可以通过“排序”,快速核查是否存在这类无效数据,并用整行删除的方法删除无效数据。将一组数据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称为排序。经过排序后的数据更便于观察,易于从中发现规律。三、探究实践1.按“体重”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