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同底数幂的乘法第3课时积的乘方 [教材分析] 淅江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幂的运算,是把前面学过的数的运算抽象为式的运算,积的乘方又是本章的第一节同底数幂的第三个课时,是在学生已学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运算性质的基础上,再明晰积的乘方运算性质,是今后学习整式乘法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的储备内容,同时也是学习科学学科必不可少的解题工具。因此,本节课的知识承上启下,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的乘方法则。2、会计算积的乘方3、会进行简单的幂的混合运算。 过程和方法目标: 2、由浅入深、从简到烦的习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积的乘方法则 [教学难点] 积的乘方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TEAM Model智慧教室电子书包软件、学生平板 [教学过程] 游戏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密室脱逃吗? 生(集体):知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要一起来玩密室脱逃的游戏,不过今天的密室不是找物品那是找什么呢?我们先进第一间密室探探路吧。(PPT门打开后 ) 二、探究新知———发现积的乘方法则 师: 哦,原来是答数学题,容易吧 密室脱逃第一关:易如反掌 计算 闯关规则: 每小组成员先各自独立答题。 采用随机定人回答方式一共挑3人。请抽到的组员将平板上的答案投到白板上进行回答。此3人若3题全部答对该小组可以从密室成功脱逃,否则闯关失败。成功脱逃的小组积1分。 说明:学生答题时,老师巡视时将有这些做法的学生让其推送到白板(同一区) 第三题白板上应该有4种做法:、、、 师:我在巡视的时候发现了3位解题速度很快的同学把答案推送了白板。那么电脑选择的是谁呢? (电脑选择挑人键,快速选3位) 师:请推送答案 我们来看一下3位同学的答案。分别请这3位同学说一说你解题的依据。 生1:第1题发现它们的底数相同,可以运用同底数幂相乘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师:同底数幂相乘的法法则是什么? 生:(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写在黑板的右边,用红色笔 师:说得很清楚,好,请坐,第2题 生2:第2题运用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写在黑板的右边,用红色笔)。 师:很好,第3题 生3:第3题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发现它们底数相同,可以运用同底数相乘法则。答案是 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答案。……看来前2题都没有争议,第3题的答案6位同学出现了4种,你们认为谁是正确的?请同学们投票进行选择,4个答案分别标号1、2、3、4,开始投票!(用投票器的功能) 师:好,结果出来了。3号答案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是正确的。我们来请XX组X号组员到黑板上来写一下你的思考过程。 生:(该生到黑板上板书过程、边说边写): 师:也就是说积的6次等于6次的积,这个底数是乘积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积的乘方。 师:那么积的7次呢?(边说边写) 生(集体): 师:积的8次呢? 生(集体): 师:积的n次呢? 生(集体):(师把法则写在黑板幂的乘方法则的下方。) 师:有谁能来说说怎么推导? 生: 师:那如果是呢?底数几个因式? 生:3个, 师:以此类推,可以无限拓展,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完成了分配。原来这间密室找的是新的法则。同学们,你们太棒了!自己发现了积的乘方法则。那么今后再遇到积的乘方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还需不需要利用幂的意义来推导结果? 生(集体):不需要,只要直接运用积的乘方法则即可。 师:是啊,这3道题可以运用乘方的意义来做,但是我们运用了同底数幂相乘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和积的乘方法则后马上运算就变得简便多了 。 师:那么这道题可以怎么解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