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5689

14《普罗米修斯》 第二课时 教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27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普罗米修斯,第二,课时,教案
  • cover
普罗米修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初步认识希腊神话,汲取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的精神力量。 语言运用: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形象。 思维能力: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忍受苦难的献身精神。 审美创造:和同学交流故事中触动自己的人物或情节。 教学重难点 交流故事中触动自己的人物或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回顾初读,引发关注人物形象的兴趣。 1.出示文章主要人物:围绕这几个主要人物,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梳理: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围绕主要人物,抓住关键词,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诗句引入,引发对普罗米修斯人物形象的关注: 这是一个为人类带来火的神话故事。英国诗人雪莱曾在诗中由衷地赞美他。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深受酷刑却又无怨无悔? 激发对兴趣:读了这几句诗,大家想一想,普罗米修斯只是希腊神话中普普通通的一个神,为什么会受到诗人如此由衷的赞美呢?(板书:天神)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个思考,一起走入这个神话故事。看一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批注词句感形象;入情入境读文章。” 希望今天通过批注的方法,感受人物的形象,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学习无火场景,感受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同情。 (一)读文批注。 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1—2自然段,比较盗火前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2.找到相关的语句,边读边勾画,并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旁边作上批注。 提示:先默看一下自学提示,根据要求默读课文1到2自然段,比较一下盗火前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找到相关的语句,边读边勾画,在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词句旁边作上批注。(生批注) (巡视,关注学情提示)批注完的同学可以和同桌小声地交流一下,也可以自己读一读。 (二)汇报交流。 1.看看普罗米修斯来到人间,看到没有火的人类生活是怎么样的? 引读场景,围绕重点词语进行交流:没有火的人类是一种怎样悲惨的场景?你从哪个地方读出了悲惨? 重点语句交流: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1)“无边的黑暗”“一个又一个长夜”。 “无边”(空间的广)。“一个又一个”“长夜”(时间的长)。 评价:很会想象,“无边的黑暗,一个又一个长夜”带给人类的是寒冷、阴暗、潮湿、恐惧和危险……这样的人类真是悲惨,请读出来。 (2)“吃生的东西”。 他们可能会吃哪些生的东西?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做———(换词:生吞活剥、茹毛饮血)。 评价:对,它的意思是没有火,只好连毛带血,生吞着吃,悲惨吗?请读出来。 批注:同学们可以把它二次批注在句子旁边,还可以把你刚才联想到的词语也写上去。 2.感受同情心。 过渡:是啊,没有火,动物尚且能靠吃生的东西存活,而人类就只能茹毛饮血,饥饿、寒冷和疾病始终困扰着人类。看到这种情形,普罗米修斯———(引读) “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去拿取火种。”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提示:“悲惨”“决心”“冒着”看得出普罗米修斯勇敢而富有同情心,普罗米修斯的心是和人类紧紧连在一起的。(板书“有同情心”“勇敢”) 三、学习有火场景,感受人类有火以后的幸福。 (一)交流变化。 过渡语:那有了火以后的人间,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呢?谁来结合你的批注,谈一谈。出示: “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人类安全的猛兽……” 追问: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重点词句交流,预设: 1.“烧熟食物”。 你体会到了什么?(采访:我来问问这位吃着香喷喷烤肉的小男孩,以前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