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7134

浙科版(2019)必修二 3.2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课件(共44张)

日期:2025-11-1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93258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分子,DNA,信息,编码,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物质至少应该具体的条件 ①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世代相传 ②能储存多种多样的遗传信息,具有多样性 ③每种生物的遗传信息要与众不同,具有特异性 ④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生物的性状 含氮碱基 磷酸 A、G、C、T 1’ 2’ 3’ 4’ 5’ 脱氧 核糖 脱氧核苷 主要元素: 脱氧(核糖)核苷酸 【模型建构1】基本单位: C、H、O、N、P 脱氧(核糖)核苷酸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C T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G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资料1 :20世纪50年代,伦敦大学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化学家富兰克林得到了DNA的X射线晶体衍射图像,指出DNA为双螺旋结构,由 A、G、C、T 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威尔金斯 富兰克林和她的DNA衍射图谱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资料2:美国卡伽夫等人在研究DNA分子的组成时发现,A=T,G=C,但A+T不一定等于G+C,称为卡伽夫法则。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资料3: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沃森(左)和克里克(右)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1962 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共获诺贝尔奖,富兰克林因癌症去世,年仅37岁。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A G C T A T G C 平面结构 磷酸二酯键 氢键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 空间结构 DNA分子的构成过程 元素:C、H、O、N、P P 构成 构成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1. 胞嘧啶 2. 腺嘌呤 3. 鸟嘌呤 4. 胸腺嘧啶 5. 脱氧核糖 6. 磷酸基团 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8. 碱基对:G-C 9. 氢键 10.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1 2 3 4 5 6 7 8 10 9 G T C A 右图是DNA的分子结构模式图,说出图中1-10的名称。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2)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卡伽夫法则:A=T,G=C,但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 A A A T T T G G G G C C C A T C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2)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卡伽夫法则:A=T,G=C,但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 活动2:归纳DNA分子结构特点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思考: 1.一个DNA分子中,有几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通过什么连接? 3.双链间,相对碱基通过什么连接? 4.一个DNA分子中,相邻核苷酸如何连接? 5.一个DNA分子中,一个磷酸连接几个脱氧核糖? 6.一个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糖连接几个磷酸 7.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之间有何关系?如果嘌呤互相配对,嘧啶互相配对,会如何?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 强调:碱基的连接 特别注意:双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单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接。 1.目的要求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2.材料用具 自选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1)制作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物体,用来代替脱氧核糖、磷酸和不同碱基。 (2)选取作为支架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